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把“鼓励外地老人投奔子女”的好事办好?

(2016-03-02 18:24:11)

 

如何把“鼓励外地老人投奔子女”的好事办好?

《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于31日起施行,今后政府不再新建普通型养老机构,重点扶持护理型养老机构,到2020年,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超过50%。得关注的是,条例将家庭养老责任具体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鼓励外地老人投奔子女一起生活。

31日《现代快报》)

     鼓励“外地老人投奔子女”是江苏条例的一大亮点,可以说这是对老人的关爱。这一倡导最好的回应了新时代养老的诉求。不过,这样的倡导虽然好,却也会遇到各种困惑。具体来说,这就不仅是家务事了,还需要城市多做些事情。

眼下,是一个人口流动比较大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外地工作,父母岁数不大还好些,子女可以利用假期看看他们,老人也能在家自食其力生活。可是,当父母年龄大些的时候,就会遇到各种困惑了。这里有对亲情的渴望,这里有生活不能自理的伤痛。我们看到过不少悲催的空巢老人的事件。有的老人死在房屋里几个月了才被人发现;有的老人则成了违法犯罪人员侵害的对象;有的不法商人则习惯于到空巢老人的腰包里去掏钱。

而鼓励“老人投奔子女”就可以纾解这种现象了。不过,让老人投靠子女在一起生活,却需要综合考虑,这不仅是家务事,还是社会事。也就是说,即使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愿意将老人接到身边,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的。这个时候,作为城市而言,还是需要多做些事情的。

有的老人在老家生活的时候,很多社会福利性质的待遇都在当地,比如养老金的领取,比如医保的报销,比如健康档案的建立。到异地他乡投奔子女之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就需要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对接。如果是在同一个省份,问题还是好解决的。可是,如果不是一个身份呢?如果老人家住江苏,子女在山东上班呢?这个时候,很多现实问题就会呈现出来。因为地域之间的政策是不同的,有的福利待遇也是难以对接的。

值得一说的,还有城市的容纳量问题。有的城市外来人口很高,如果所有的家庭的老人都来投靠了,这个城市是不是能够容纳这么多老人?这需要城市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要打造更多适合老人休闲的游园广场,要让医疗设备足可以应付老人的看病需求,要打造更多适合老人的文化项目。

鼓励老人投靠异地子女,还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对于在异地他乡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来说,他们自然是有接收老人能力的,最起码在经济上不会有太大制约。可是,对于一些只是在外地务工的人员,连个居住固定地点都没有的人来说,老人来了,他们该如何生活?这需要城市建设更多养老中心,让投奔子女的老人有个居住的地方。

老人和子女的两地居住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江苏关注这一现象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把“老人投奔子女”的好事情办好,还需要城市多做些事情。因为这不仅是家务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