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近日出台稳定岗位补贴政策,对采取有效措施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补贴。据深圳市人社局统计,预计2016年符合条件的企业约为30万家,实际享受稳岗补贴政策的减负额度约为20亿元。该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吴军军提醒,企业需自行登录市社保机构门户网站进行申请。
(2月25日《南方日报》)
翻看近期报纸,笔者发现各地都在操办给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形式也都是差不多的,由企业填写申请材料,有关部门进行审批。不同的是“稳岗补贴”资金的数字,相同的是不裁员的企业都将领到这个福利。深圳这次的力度更大,一次就要发放20亿元的“稳岗补贴”。
“稳岗补贴”是个好制度。建立“稳岗补贴”是N年前的事情,那个时候工人不好找工作,一些企业会因为工人众多,企业用不了这么多人而不得不开展“减员增效”。为了确保工人不被裁员,为了确保就业的稳定性,促进社会的和谐,我们的“稳岗补贴”就应运而生了。在那个人才市场远远超越用工需求的时代,“稳岗补贴”发挥了巨大作用。
“稳岗补贴”初心是啥?那就是在裁员时代,对于那些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补贴,让“良心企业”不吃亏。可是搞不明白的是:“稳岗补贴”岂能成为固有福利?最起码,在眼下是不适合发放的。通过媒体报道,我们可以发现,用工荒已经是一个铁定事实。从4000元招不到工人,到10000元招不到技术人才,从为了招工企业主要给工人洗脚的迫切中,我们已然看到了用工荒的事实。
都招不到工人了,都出现用工荒了,企业都已经不需要裁员了,这个时候还需要发放基于“不裁员”初心“稳岗补贴”?眼下,已经不是用工岗位稀少的时代,而是用工单位招不到工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中国已经告别了人口红利,逐渐进入老龄社会。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多少企业还会随意裁员?他们不仅不需要裁员,还需要绞尽脑汁招工,甚至为了吸引工人采取了很多措施。这说明,企业需要工人,而不是工人害怕裁员。
那么问题就来了,按照不裁员“稳岗补贴”标准,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裁员,他们就有理由领取这笔资金。用工荒时代,还教条的发放“稳岗补贴”,就是“六个手指头挠痒痒”,多此一举了。原本无需裁员,何必来个“不裁员补贴”?
再说了,如果一家企业真的无法生存了,已经无法承受这么多工人吃饭的嘴巴,你不让企业裁员其实也是不理智的,这样的企业最终会被拖垮的。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对不裁员企业的补贴,动用的是“失业保险基金”,而
“失业保险基金”是保障失业人员权益的,岂能发给企业?因此,用工荒之下的“不裁员补贴”有乱作为、乱花钱之嫌。
这就犹如医疗保险一样,这个保险是生病的时候启用的,岂能不生病也发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