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照顾老人假”没有“照顾老人心”也枉然

人大代表马茵在广州市两会上带来了关于居家养老的建议,她建议应当由政府出资筹建老年人专业服务队伍。她还提出加大对家庭照顾人员的支持力度,“广州家庭将面临着更多的来自老年服务、祖父母以及其他残疾亲人的照顾需求,上班族会因为请假照顾老人产生很大的压力。”马茵希望,可以考虑增设照顾一年20天左右的照顾老人假期,甚至发放一些照顾老人津贴,减少年轻人照顾老人的压力。
(2月1日《信息时报》)
从情感上来说,我是支持放“20天照顾老人假”的。我也是一个人到中年的人了,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再说了,谁不想多要几天假期。虽然赞成和期待“照顾老人假”,不过我还是有点想法的。仅仅有“照顾老人假”,未必就能实现天伦之乐的和谐场景。假如,你没有一颗照顾老人的心,再多的假期也是枉然的。
2003年,县级报纸取消刊号的时候,我进入到我们当地一家法院做文秘工作。接触了很多涉及“常回家看看”的案件。多是老人起诉子女的。有这样两起案件,笔者记忆犹新。
一位老人的大儿子身在异地他乡为官,他已经8个年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每年春节的时候邮寄来的现金和礼物都是其他兄弟姐妹的好多倍。可是老人不干了,将大儿子起诉法院。庭审是一推再推。老人的大儿子说工作太忙了。工作忙是真实的,可是要说连过春节都不能回家陪着父母吃顿饭,连参加庭审的时间都抽不出来,也是有问题的。这还真不是时间的问题。难道,春节就不放假?
这个老人的儿子还可以用没有时间来为自己开脱。那么,另外一起同类型的案件就真的没有开脱的理由了。还是我们当地的一位老人,将三个儿子都告上了法庭,让老人最为生气的是,三个孩子都和自己生活在一个区域,不同的是孩子生活在县城,老人生活在农村。既不是千山万水,也不是千里迢迢,而老人说,老伴瘫痪在床,都是自己在照顾,三个子女只是给钱。
列举了这样的两个例子,就是为了证明一个道理,即使有了“照顾老人假”,而失去了照顾老人的一片心,再多的假期也起不了作用。再说了,20天假期放到365天里,一个月也就是一天多的时间,这真的就能最好的照顾老人吗?笔者以为,在老龄时代,在421、4421家庭结构现实面前,关注老人的养老问题是需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养老的社会大机制,指望不上几天“照顾老人假”。
有人说上有老小有小是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其实,这要看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仅仅从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确实是最困难的时候。可是这个时期也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候,有老人可以照顾,有孩子可以照顾,这是幸福的味道。固然工作是忙碌的,压力是巨大的,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照顾老人的真心,就能给爹妈更多的安慰。就看我们如何看待老人了,我们能不能用“照顾孩子”的心情和魄力去“照顾老人”?
“照顾老人假”需要“照顾老人心”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