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
通过《朝三暮四》故事的引入,再通过李叔叔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与态度: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加法交换律
(一)、故事引入,得出猜想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这一天,老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多了,要省着点吃。以后每天早上吃3个饼,晚上吃4个饼,怎么样?”猴子一听,怎么早上吃的比晚上还要少,不干,抗议!老人眼珠一转计上心头,马上改口说:“那么早上4个饼,晚上3个饼,好不好?”猴子一听早上多了一个饼,自己占便宜了,这才开心的答应了。
2、猴子占到便宜了吗?为什么? 3、引:也就是什么没变,只是什么变了?也就是猴子一天吃的饼有没有变?只不过是早晚吃的换了换。
4、早上吃3个饼,板书3,晚上吃4个饼,板书4,一共吃了3+4个饼,也就是7个饼。早上吃4个饼,晚上吃3个饼,一共吃4+3个饼也是7个饼,所以3+4=4+3。猴子占到便宜了吗?
【设计意图】通过《朝三暮四》故事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5、
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你发现什么?(数不变,符号不变,和不变,位置交换)
6、是不是任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需要验证。怎样来验证呢?下面我们跟着李叔叔一起出去旅行一趟,相信一定能找到其中的奥秘的。
(1)出示课件风光图和例题。 (2)讲解例题:先让学生列不同算式解答,现课件出示线段图说明长度一样说明两个算式相等。
(二)进一步验证猜想,得出结论 7、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在练习本上写一个或几个。 8、(师板书学生的例子)
谁先来?4+5=5+4你怎么知道相等的? 9、除了可以举算式的例子验证,其实还可以用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
左边我摆5个红圆片,右边摆4个绿圆片,那么一共有多少个圆片?我们从左往右看,5个红圆片加上4个绿圆片,也可以从右往左看,4个绿圆片加上5个红圆片,虽然位置交换了,可是都是求的圆片的总个数,所以和不变。
10、 这时,我们通过验证就可以来下结论了,谁能说一说?(对照黑板上的板书请学生小结)
11、一起读一读: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