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邺城元代洞清观碑释文

(2023-08-03 10:20:36)


 

元朝建立,一统天下;己卯年(1219年)的春天,皇上(成吉思汗)派遣使者征用山东栖霞的长春真人,(1)丘处机起身接受皇帝的诏命,又接着(2)皇帝特别诏令,来到河北长春宫主持会盟道教的教化之风盛行起来,以德化民,显扬天下。无论老幼共同声援并且仰,小孩老人村野平民摩肩接踵向他奔去。从古至今,时全真教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没过多久,1227丘处机驾鹤而远去了。

丁卯年(1207)秋,全真教第六代传人(3)清和真人尹志平,门下有位赵公先生,法号志睦,道号冲虚子。祖籍河南汤阴人,候他非常聪明,善于思考,对生活中烦恼迷茫,都要一一参悟其中,从中悟其妙。于是,他穿好衣帽,离别家乡,云游四方想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走访中怎么找也没有遇见志同道合的人,也没有让我找到所想去的地方,走过的地方也没有让我可留恋的

在戊寅年1218春,途径邺墟,当地居民、酋长、总领邀请同游三台,到此地后他非常高兴,就带领他众多弟子,坚持在此修建道观,住持修行。探其究竟4)此地曹魏时期的铜雀台。台的南面,存留有一古洞相传是宋代一位高人竹马先生神居洞中修身开悟后,竹马先生独自在这里居住好多年,此时,中原战乱尚未平定,而先生却这里坚免受战火侵扰,竹马先生死于丁亥年(公元1167)。后来,其徒弟又来此洞,此时,房屋空旷潦倒,无人居住,洞外树木横生,洞内已成狐兔之居,鼠鼬乱跑。而先生独自居住却怡然自得,并在这里带领他的徒弟开垦荒地,播种蔬菜、植物,来回走动也互不干扰,这是多好的事,如果这里再有把刻刀该多好啊!他在这里还经常出门走访凡来愿到这儿修道的,先生帮他们疗伤治病,全都痊愈了。知道他的或认识他的人,都非常心服他。无论原来的信众、常人都尊敬他,人人来这里修道,把原来的靖室改造成靖庐,就建立了修真堂并成为同道派归依之所,聆听教诲,尽管这里朴素简单,但他想在这里长期隐居修炼成就自己的一番功业。这里明净秀美,给了他所有无助的力量,进入了修道更高境界。他继续沿用宋代竹马先生修道之地,维修改建成为道观。(5承邀请本县掌印者高古歹,县令陈林,县丞刘源,主簿马文进等的大力帮扶而建成,此香火缭绕,以祝皇帝万安之寿,祝百姓平安祥乐。道观建成后,(6)长春真人丘处机为其“洞清”,这是贫道和心善人的居所。在这里,过去的战乱与风光都已过去,现今此地成为了神仙居所,每每在此打坐修行时,都能辩是非,明善恶。现据实记录,为后来修道者阅之,写到:

清静之地,神物获持,庆其所至,天人共隳,遗身之累,世网莫羁,高步尘外,颖脱藩离,匪谓登临,荡其所思,涤除玄揽,洞达希夷,咀以灵泉,味以神芝,非空非色,不即不离,赵公先生,如是之知,为其后者,勉而效之。

1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处机在此住持北方道教。丘处机号长春子,因此成吉思汗改“太极宫”为“长春宫”1227(正大四年),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瑞香氤氲整个北京城三日,世人称奇。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21219年冬,元太祖成吉思汗派近臣刘仲禄持诏书相邀,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遂带弟子18人前往。历时3年,行程万里,74岁高龄的丘处机终于会成吉思汗于雪山。每每进言:“要长生,须清心寡欲;要一统天下,须敬天爱民。”此讲深得成吉思汗赞赏,口封“神仙”.在丘处机的影响下成吉思汗曾令“止杀”。1224年(元太祖十九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住天长观(今白云观)。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 

3)尹志平(1169~1251),金末及元代蒙古时期著名全真教道士。字太和,祖籍沧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莱州市)。生于金大定九年(1169)。幼颖悟,读书日记千余言。年十四遇马钰,遽欲弃家入道,父不允,遂伺机潜往。后被追还,锁闭静室。无何,复遁去。逃之再三,父始从之。初住昌邑(今属山东)之西庵。金明昌二年(1191),参邱处机于栖霞(今属山东),遂执弟子礼。久之,尽得邱之"玄妙"。此后,又问《易》于郝大通,受箓法于王处一。于是道名四播,远近尊礼,参道者不绝。继住潍县(今山东潍坊市) 之玉清观,主盟齐东者二十年。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自乃蛮派使臣刘仲禄征召丘处机,闻志平为处机之上足,乃假道潍州,偕同志平去莱州昊天观见处机。对于邱处机之绝金、宋就元聘,起了赞画的作用。第二年,随邱处机北上燕京,西觐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为处机十八随行弟子之冠。元太祖十九年,随处机返燕京,居长春宫。当是时,全真道声名远播,四方尊礼者云合。志平曰:"我无功德,敢与享此供奉乎!"乃退居德兴(府治今河北涿鹿)之龙阳观,寻隐烟霞观。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4)曹魏时期的铜雀台的史料考证。

5)与明正德【临漳县志】史料一致

6)丘处机与洞清观的由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石吼
后一篇:邺城佛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