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邺城农耕文化

(2022-05-03 16:50:35)


邺城历史悠久,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在习文乡)和回漳仰韶文化遗址(在香菜营乡)证明了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临漳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邺城,这里土壤肥沃和河流众多,是古代农业繁盛地区之一, 是中国较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地区,战国时期,铁器在冶铁业的兴起使中国农具史上出现了一大变革时期,铁开始在农业方面广泛使用,并获得了木、石、青铜工具无可比拟的生产效率。魏国在邺地大兴水利灌溉工程,更是极大地推进了这里农业经济的进步。战国魏文候时以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河之水灌溉农田,此举既能有效应对水患,也能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水源。《史记》载“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魏襄王时的邺令史起,继续发展邺地的灌溉农业,使邺城的盐碱之地变成沃野良田。经魏国的长期治理,当地农业得到很大发展,使邺城成为了魏国经济最富庶的地区。

曹魏农耕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后,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曹魏占据邺城后,为了富国强兵,发展农业生产,曹操在邺城倡导屯田和兴修水利。

屯田是政府组织流民安顿生产,国家拨给田地,按军编制。地租是政府六、屯民四。如果不用官牛的是对半。 这些屯田民是国家保护并且供给更牛种子。没有徭役,可安心生产。《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元年(196年),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五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屯田使大量流民成为政府的依附农民,在政权力量的强制推行下,与土地结合起来,使荒芜的土地得到耕种,解决了军粮匮乏的问题。与此同时,又“于征代之中,分带甲之士,随宜开垦”。种植有(粟)、黍穄、粱秫、大豆、小豆、麻、麻子、大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和梨、桑、枣、石榴等经济作物。

兴修水利,先后开凿或整修沟渠。比如白沟、利漕渠、泉州渠、新河。农田得到了灌溉,同时 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铁犁牛等广泛应用,洪涝灾害减少;交通更佳便利。

曹操统一北方地区后,通过屯田、兴修水利 ,奖励农耕等一系列措施,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邺城地位的重要性日益上升,邺城成为了北方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老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又现繁荣,商旅往来,邺城市场上可以买到各地的特产:“真定之梨,故安之栗。醇酎中山,流湎千日。淇洹之笋,都之枣。雍丘之粱,清流之稻。

后赵时,石勒在统一北方后实行编户齐民,安定流民;减少税收,劝课农桑北方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北朝农耕

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内迁,邺城成为民族融合的重要交汇处,这里和汉族杂居的过程中逐渐影响接受农耕文化,以及汉民族对少数民族地区若干自然物种和文化传统的接纳。和汉族杂居给邺城地区带来了游牧民族的良马和治疗牲畜疾病的方法以及中亚西亚地区的农作物或蔬菜品种,耕地上种有稻、小麦粟、胡豆、胡谷、胡麻、胡桃、胡瓜、胡葵、胡葱、胡蒜、胡栗、胡椒等作物。邺城成为了北方地区经济的中心。

邺城,魏晋南北朝六朝国都,始终是百伎千工荟萃之地、商贾名流云集之所。活跃在丝绸之路的粟特人、波斯人从西域为邺城带来大量的瓜果、蔬菜和豆类,如胡麻(芝麻)、胡瓜(黄瓜)、胡豆(蚕豆)、胡桃(核桃)、胡荽( sui ,香菜)等。邺城地区自十六国时期就盛产这些作物,羯族建立的后赵为避胡讳,逐步将这些作物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如将胡瓜改为黄瓜,胡荽改成香菜等。

北魏孝文帝在北方地区推行均田制,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士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邺城经济的也得到了持续发展,到了东魏北齐邺城则坐拥天下之精华,建筑规模宏大,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口众多,并出现了邺城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北中国最雄伟、最繁荣的国际化大都市。

邺城,中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古代农业繁盛地区之一,孕育了六朝古都,为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