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反思

(2019-01-16 23:27:4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分析与反思

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34人参加考试,平均分90.46,优秀率85.29%,及格率97.06%。
二、试卷情况,本试卷主要考察二年级全册语文书,考察比较全面,形式多样灵活,即考察了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也考察了汉字的运用能力,同时试卷也考察了学生对本册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答题分析
1,二年级课标要求识字、写字是重点,第一题第二题正是课标的明确要求的,第一题,第二题共27分,看拼音写词语20分,词语连线7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写字与识字,失分共计52分,王俊棋一人减分26分。其中主要问题是晴朗的书写与拼读,有两个学生写成评奖,其余是“扁担的扁”,“知道”的书写不规范。连线题中,有两个学生丢题,其余较好。
2,选择正确的读音,这是课标中二年级学段目标中读准字音的要求,主要考察常见的多音字的正确区分,总分为204,共计失分6分,三十个孩子全对,正确率比较高。
3,课标要求二年级学生有区分形近字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写字,试卷中用形近字组词考察学生对字的识别能力。共204分,失分5分,三十个学生全对。错误存在书写不规范,比如,何佳佳把抓住的“住”,写成四横,“喝”与“渴”区分不清,苏靖丹的渴,没写完整。
4,第五题,第六题是考察学生的积累,课标要求二年级孩子开始有一定的积累,并乐于积累课外知识,试卷中通过考察对带动物的成语,以及诗句的积累,共计476分,失分总计27分,王俊棋减分14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对成语的书写,孩子们在再写成语时,写了上面已经出现的成语,审题不够仔细。个别学生书写不规范失分。
5,第七,八题也是考察学生的积累,主要是对字的积累,以及词语的运用,整体情况良好,共计340分,失分31分,王俊棋失分10分,其中对字的积累错误较多的是带“皮”的字的书写,有12个学生没有全对,只写出两个,导致失分,词语的积累与运用中孩子们往往把“的”丢掉不写,失分严重,我们班存在问题是书写情况不好,不工整。
6,第九题,课标要求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的意思,试卷中考察了对课文的理解,难度不是很大,总分408分,共计失分32分,其中失分最多的是第3小题,《纸船与风筝》中小熊送给松鼠的风筝上挂着什么,有12个孩子选错了,选择了“祝你快乐”,选项中设置了干扰选项,学生错误较多,审题不准确,也表现了平常在读书时没有用心读。
7,第十题,课内阅读,其中题目的设定是课标的要求,二年级学生会正确使用“,。!”,会使用部首查字典,能从文中找到相应的事物,并能根据提示进行仿写句子,让学生有写句子的欲望。本题共442分,失分93,失分最为严重,其中,用横线画出相应事物的词语,这道题几乎是全军覆没,孩子们都画成了句子,都相应的减2分,这与我平时的教育不够严密有很大关系,也是我们孩子过于自信,不认真审题相关,今后要加大孩子们的审题能力。
8,写话乐园,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课标中也提出相应要求二年级学生开始练习写话,能把自己所看,所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注意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培养孩子写话的自信心,让孩子有话想写。本题共计408分,共计失分60,王俊棋空白减12分,平均每个孩子减1.7分,失分也较多,主要问题是学生的书写不规范,个别语句表达不清,个别学生的错字较多,导致失分。
四、改进措施
1,潜心研读文本,在深刻、充分解读文本和课标。准确掌握本年龄段学生应掌握的技能。在让学生正确书写的前提下,严格要求书写质量。
2,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训练,由于理解和认识的偏颇,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严重出错,因此,平常要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训练。继续加大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强化训练。
3,继续努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阅读与写话的训练,培养学生审题,加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坚持把生活融入到语文的学习中,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尤其是阅读量的增加。
4,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的课堂的教学,把好单元检测关,及时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5,坚持听写生字,保证基础题过关,逐渐让学生多积累生字,为写话打基础。
6,继续坚持练字,期末考试比期中考试书写有一点进步,但是仍需加强,从一笔一划开始,从握笔姿势开始。
7,坚持一对一帮扶,让学生都有进步,关注后进生,严格提高中等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