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2018-10-18 20:03:05)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秤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教学难点:感悟曹冲称象的方法的巧妙,尝试自己思考其他的秤象方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一、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生:大象
师:你可真聪明,(出示谜底),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物品,你们见过吗?(秤)(你们的生活常识可真丰富啊!)
师:这节课,让我们坐着时光机一起穿越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来秤大象的重量的呢?
板书:曹冲称象
二、探究识字
师:“曹”的读音cao,
生:曹cao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课文题目
生:齐读
师:这篇课文就是有关秤象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记住不会的字要多读几遍,把字音都准,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
师:刚才大家读的可真认真,那么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呢?(5个)你们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展示课件!指名认读生字。——大家读的真棒,那么让我们一起读一下生字吧!
(称与秤的区别,
熟字换偏旁:低——底
猜谜语的方法:正好丢了一定帽子——止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老师讲得这么精彩,我们的识字方法又是这样丰富,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认识更多的字,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这些词语吧!
学生齐读词语,
三、指导朗读,理解文章大意
师:孩子们你们把词语都读的这么棒,那么把这些词语放在课文中,你们还能读的更好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本文写了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
师:那么他为什么要秤象,又是怎么秤象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现了谁?(曹操)介绍曹操,《三国演义》曹冲是曹操的儿子,官员就是古代当官的人。
师:他们看到了一头什么样的大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生:又高又大
师:怎么看出又高又大呢?(像
师:看到这样的大象,官员们又在议论什么呢?(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指导朗读,对比两句话,理解到底(好奇,疑问)读问句。
师:其实不仅官员们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曹操也想知道,学习第三自然段(自由读)学生思考官员们想到了什么办法称大象?读一读(指导朗读,师范读)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
师:那么曹操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直摇头)
四、留下悬念,启迪学生自主探究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会写本课生字。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3、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用“——”画出来。(曹冲所说的话)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想一想:称象分为哪几步?
3,小组汇报
说一说:称象的过程。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4,完成填空
5,品读体会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
“才”字可以看出曹冲的年级很小
6,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办法好不好?从哪可以看出?(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7,秤象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体会“果然”)
三、感受人物
师:比较两种方法,说一说为什么曹冲的方法好? “那一年,曹冲七岁”,曹冲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来称象。我们向曹冲学习什么?(认真倾听,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学习等等)
四、辨别字形
我相信我们也会曹冲那样认真思考,勤于观察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观察学习本课的生字吧!(自主观察)
称:左窄右宽,右边的撇和点要穿插在左边的禾木旁中。
柱:左窄右宽,主的最后长横穿插到木字旁右下方。
底:“氐”的一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向右上略倾,落笔比第一横长。斜钩要拉长一些,舒展开。
杆:左窄右宽,第一横比木字旁的横稍高,第二横穿插到木字旁右下方。
秤:第一笔撇短,“平” 长横在横中线上,穿插在禾字旁右上方,右部长横比左部稍低。
做:中间口要小一些,夂的长撇穿插在口的下方,捺要舒展。
岁:山要写得扁一些,“夕”横撇的横写在横中线上,撇要拉长舒展。
站:左右等宽,“立”做偏旁横变提。右下方的“口”要写的稍大
船:窄右宽,第一笔撇短。“舟”字旁的横不出头,右部竖弯不带钩。左高右低。
然:上部左右紧凑,“灬”拉开适当的间距,首尾两点稍大,注意“犬”的点。
学习写字时,学生仔细观察
四、评一评,比一比
学生书上描红,评一评,比一比看谁写得好!(教师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曹冲才7岁,就这么聪明,你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找同学说一说,看看你们两个谁最聪明!
六、板书设计
曹冲秤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