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七大彩陶文化产品开发—齐家、辛店、寺洼文化彩陶

(2023-10-18 09:31:39)
标签:

齐家文化彩陶

辛店文化彩陶

寺洼文化彩陶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产品

分类: 文化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七大彩陶文化产品开发—齐家、辛店、寺洼文化彩陶

郝相礼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七大彩陶文化产品开发—齐家、辛店、寺洼文化彩陶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七大彩陶文化产品开发—齐家、辛店、寺洼文化彩陶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七大彩陶文化产品开发—齐家、辛店、寺洼文化彩陶


齐家文化1924年首次在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发现而命名的。它略晚于半山类型(公元前2050年—前1955年),是新石器时代晚器西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在社会形态上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它的晚期相当于夏朝时期。其发掘遗址在临夏主要有广河县齐家坪、阳洼湾,临夏县莲花乡大何村,永靖县秦魏家村、张家嘴、姬家川等。

秦魏家墓地,墓式有单人葬和合葬两种。合葬墓显然是夫妻合葬。一次性埋葬的墓中,男性仰身直卧,女性向男子屈肢侧卧,女子很可能是自愿或强迫殉葬的。有的墓内有身首分离或四脚不全的骨架,显然是在战斗中阵亡的战士。齐家坪墓地发现一墓内殉葬男主人的男女达12人,其中包括210岁左右的儿童和1个不满周岁的婴儿。由此可见,此时已出现家庭、财产私有制和人殉现象。

齐家文化属金石并用时期。临夏境内出土的有大何庄铜匕,齐家坪的铜斧、刀和铜镜,秦魏家的铜椎、斧、铜饰,还有1把骨柄铜刃刀。这把刀已被列为国家珍品,选入《中国文物精华辞典》。这些文物表明,在当时,铜的采矿、冶炼及加工已相当发达。在大何庄还发现布纹、经纬线等,反映了当时纺织缝纫的原始手工业已发展到了一定水平。

庆阳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内涵比较复杂,与临夏齐家文化差异较大。东南部的正宁、宁县、合水等县的齐家文化,类似陕西的龙山文化。西北部的镇原、华池、环县等县的齐家文化遗址,均出土大量的以橙色、红褐色陶为主的无耳、双耳、三耳罐和鬲、瓮等器物,与齐家文化的典型器物有明显差别。197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胡谦盈主持,对镇原县常家山齐家文化遗址进行了部分发掘,获得了一批陶器和其他器物。经碳14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2930±180年,较齐家文化要早900年。鉴于这种文化的器形和年代均与齐家文化差别较大,因此胡谦盈将这种文化遗存命名为“常家山下层文化”,以示与齐家文化的区别。并认为常家山下层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的一种原始文化遗存。常家山下层文化与齐家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有镇原县常家山、高庄,合水县中头山,宁县石岭子等。

辛店文化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县辛甸(店),是分布于甘肃、青海地区的新石器晚期文化。临洮辛店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夹砂红褐色为主,表面光洁,色彩、纹饰多样。石器多为打制,并经过磨制。

临夏境内辛店文化遗址发掘以永靖县为主。从永靖姬家川、张家咀等遗址文物证明,辛店文化的相对年代晚于齐家文化。临夏辛店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石质和骨质生产工具斧、镰、杵、臼、研磨器等。这些工具说明当时已能对粮食作比较精细的加工。从出土青铜器及冶铜工具,说明已能从事青铜器制作的手工艺。有的陶罐盛着骨灰,说明有火葬的痕迹。永靖莲花台出土的1件锡、青铜模铸铜罐,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铜制容器。

寺洼文化1929年首先在临洮县寺洼山发现而得名。它在甘肃的分布相当广泛,被认为是甘肃境内特有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寺洼类型的年代,大致相当于殷商时期。寺洼山遗址,又名庙坪——鸦儿沟遗址。位于临洮县城南20公里,洮河西岸牙下村。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砂红陶,罐表面经磨光,外形为双耳、高肩、平底、深腹下杀,马鞍形口沿。一般为素面,少量的陶器有红色彩绘。

商周时期陇东是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合水县、宁县、庄浪县发现的寺洼文化遗址,就是土著的羌人文化。陇东地区发现的寺洼文化遗址主要分布于子午岭、六盘山一带,合水县九站遗址具有代表性。从九站遗址的地层关系上看,在寺洼文化层的上部有周文化层叠压。出土陶器的特征与庄浪徐家碾庄寺洼墓葬出土的陶器基本一致。经碳14测定,九站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为3370±110年,是一种早于周文化的地方类型土著文化。1958年在庄浪县川口柳家村发现的寺洼文化遗址是渭河流域的第一处,引起考古界重视,编入北京大学考古教材。寺洼文化出土陶器较多,青铜器不太多,且多为兵器及装饰品,说明青铜器在当时尚属一种不易多得的贵重物品。从墓葬中发现收藏骨灰的陶罐,以及作为随葬品的成对的山羊角,有些学者认证了的羌人火葬和头戴羊角的风俗,证明寺洼文化是羌族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