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区域文化特色(六)

标签:
丝绸之路区域文化敦煌文化长城文化新疆名胜古迹 |
分类: 文化 |
丝绸之路区域文化特色(六)
酒泉,古称肃州。酒泉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据《肃州志》记载,酒泉古为西戎地,秦为月氏国。“酒泉”这名字始于公元前121年,西汉在河西地区设武威、酒泉二郡,又建张掖、敦煌二郡,建阳关、玉门关。这就是史书上的“列四郡据二关”。南北朝时期,酒泉郡经历了九个割据政权,即五凉、前秦、西魏、北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清时期为肃州或肃州卫。酒泉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丝绸之路重镇。酒泉古城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万里长城西端的嘉峪关,地势险要,关城雄伟壮观,有“天下雄关”和“河西第一隘口”之称。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倾酒于泉的古酒泉,从汉至清修筑1000多年的酒泉古城,雄居于酒泉城中心的鼓楼,东晋大型彩色壁画墓——丁家闸5号壁画壁,唐朝名将薛仁贵“兵困锁阳”的锁阳城遗址,“康熙夜梦桥湾城”的桥湾城遗址,都是丝绸之路著名胜迹。文殊山石窟、昌马石窟、榆林窟、五个庙石窟、东千佛洞,是河西石窟中的重要石窟。据统计,这里存留着锁阳城、桥湾城、嘉峪关、肩水金关等古城关遗址20多个,保存完好的汉长城13段,烽燧100余座,酒泉鼓楼、金塔、王母宫等古建筑30余处,丁家闸5号壁画墓、新店台古墓群、酒泉下河清古墓群等古墓葬区达100余处。加上火烧沟文化遗址、赵家水磨遗址以及其他类型的古文化遗址,酒泉地区的文物古迹1250余处。进入酒泉地区,就如同进入了一个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大画廊。
敦煌自古就是一片“盛大辉煌的地方”。自张骞出使西域,到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据两关(建立阳关、玉门关)、列四郡(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特别是随着汉唐古丝绸之路的兴盛,中华民族的丝绸、瓷器和文化经这里出西域,源源不断走向印度、欧洲和世界各个角落。敦煌不仅成为中国率先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和门户,而且也是古代中西文化汇聚交融的中心和重要商埠。在丝绸之路上,大海撤退时遗留下来的以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貌为主的“敦煌文化”,以“两关”和汉长城遗址为主的古“边关文化”、“长城文化”和特色鲜明的中原、西域“民俗文化”等,更是其丰富内涵活化石般地矗立在这里,星罗棋布、灿烂辉煌。敦煌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它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甘肃旅游经济开发区。
五、丝绸之路中西交汇区新疆段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心,面积1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东面和南面与甘肃、青海、西藏相邻,从西南到东北分别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接壤,边境线长5600公里。新疆是丝绸之路通向中亚、西亚、南亚乃至欧洲的重要通道。
新疆的地形地貌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部和东部有阿勒泰山脉,天山山脉横亘中部,南部是昆仑山脉;准噶尔盆地位于阿勒泰山和天山山系之间,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新疆地处温带,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新疆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有14个地、州、市,89个县、市、区。共有47个民族。全疆总人口175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2%以上。
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巍峨壮观的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等名山、高峰和奇特的冰川景观。有源于山区的300多条河流和100多座湖泊,博斯腾湖、喀纳斯湖和天池都是旅游风景区。罗布泊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最著名的大湖,丝绸之路从湖边通过。位于罗布泊西北的楼兰古城,就是当时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沙漠、戈壁,也有盆地、绿洲和草原。沙漠中海市蜃楼幻景,神奇莫测的响沙,乌尔禾的魔鬼城,罗布洼地的雅丹群,幻如魔境的沙漠日出和晚霞,莫不使人兴叹赞绝。尤尔都斯山间盆地中心是我国最大的天鹅湖——天山尤尔都斯天鹅(水禽)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高原野生动物王国。
新疆历史悠久,作为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名胜古迹众多。早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就在了人类的活动,有相当多的古代人类遗址。有高昌、交河、惠远、楼兰等著名古城,有哈拉和卓古墓群、乌拉泊古墓葬,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为代表的石窟艺术和佛寺、清真寺,有彩陶、汉晋木晋、阿勒泰岩画等文物遗存。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宗教信仰、音乐舞蹈、风俗习惯等民族文化,有独具的魅力。新疆的土特名产、特种工艺、花木鸟兽、风味饮食,都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