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倾听中解读在记录中成长

(2023-06-18 21:20:15)

随着国家教育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的发布,在区级和园部的指导带领下,“一对一倾听”的轮廓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今天很荣幸有机会来分享我进行“倾听”以来的一些经验与思考。

一、重视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倾听

1. 在游戏中倾听

在最初对孩子们进行倾听时,我记录下小班孩子的绘画表征,孩子们会说我画了一个棒棒糖,我画了一个甜甜圈。他们的表征内容非常单一,导致我们无法真正地倾听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幼儿的表征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和游戏所以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与材料,我鼓励他们画下自己在一日活动与游戏中的问题和发现比如,在孩子们区域游戏结束后,幼儿画自己的游戏故事,记录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通过倾听,幼儿再次梳理自己的游戏经历,提升游戏反思、总结的能力,获得新经验。作为教师我在倾听中发现幼儿的问题和需要,给予适当支持,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升。除了写写画画外我还给孩子提供了大量的艺术创作工具,以及各种低结构的装饰性材料,比如玉米粒、毛根、树叶、树枝等,孩子表征的材料多了,我们也能也能更好地倾听幼儿,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2. 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倾听

倾听不局限于幼儿的游戏它可以在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中进行,比如早上来园记录自然角植物的成长;在晨谈时利用幼儿的生活事件展开倾听;午饭后可以鼓励孩子们一起讨论好班级游戏规则,然后自己把规则画下来贴在教室户外游戏时记录下孩子们的精彩瞬间……

倾听的内容没有规定,倾听的时间没有局限。我觉得要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价值,抓住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倾听机会。

二、进行多样化的倾听形式

1. 倾听方法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表征主要通过涂鸦和画简单的线条来呈现,很多表征不出来的内容会通过身体动作进行演示。除了倾听幼儿的绘画表征,我用视频来记录幼儿的行为,或者拍照记录下幼儿的作品和动作。再将这些视频和照片给回幼儿,请他们描述视频和照片中的内容,从而达到借助口头或书面语言工具难以达到的效果。有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语速较快,我来不及记录时,我也会使用音频记录的方式。最后这些音频、视频和照片可以生成二维码便于我们倾听。同时,我还将孩子们的设计图、讨论照片等表征展示在主题墙上,供幼儿讨论、回顾,通过可视化的表征记录引导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的探究发现。

2. 倾听者

倾听不单单是教师倾听,每一个参与幼儿成长的人都可以倾听幼儿:

1.教师作为教师,我在日常活动中采用观察法、交谈法和作品分析法进行倾听。

2.同伴:每个幼儿表征不同,可以让幼儿在同伴之间介绍自己的表征,相互借鉴、提高。

3.家长: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将倾听的好处以及方法分享给家长,鼓励家长也对孩子展开倾听

教师通过师幼倾听、幼幼倾听、亲子倾听等多种模式了解幼儿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帮助幼儿健康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学观摩反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