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时期青石岩雕“文王仿贤”故事图画像石,残高36厘米,宽42厘,厚4.6厘米,画像石主题图案为文王仿贤故事,姜太公头戴斗立,翘二郎腿坐在池塘边独自垂钓,一副悠闲自在、胸有成竹的模样,而身后一人蓄长须,身着长袍正打量着这位垂钓者,此人当为周文王。
在中国古代,“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历史传奇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八十仍怀才不遇的奇人姜尚人称姜太公,隐居于渭水河岸,他知道周文王姫昌是一位明君,心里非常希望能得到他的重用,好一展自己的远大报复。于是经常在渭水河边垂钓,不过姜尚用的鱼钩不是弯钩,也不放鱼饵。路人纷纷讥笑他;如此念能钓到鱼儿呢?
岂知姜尚耄耋之年仍胸怀大志,他要钓的并非池中之物而是等待时机,巧遇文王,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后终被周文王发现其大才并委以重任,在伐纣战役中屡建奇功,终于完成了灭商建周的历史使命。
在汉魏以来的建筑构件画像石及绘画题材等艺术创作中,有一类是非常注重比例和细节表现的,具有较强的写实能力。但也有大量作品并不在乎外表上的写实和细节描写,追求形似,只要能够从图案中理解所需表达的主题内容就ok了。即“意达快畅”就是佳作。
此方文王访贤画像石采用减地阳雕手法完成,人物图案和背景芭蕉树、草波等雕工简洁,但主题内容呼之欲出、一目了然。古代传承下来的画像石是历史的载体和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