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粉青釉三羊开泰尊,高30厘米,口径14.5厘米,足径12.5厘米,造型由颈、腹、底三部分组成。羊尊颈部剔刻出竖条形状的八楞,敞口,圆腹,腹颈相交处等距离安有三个羊首,羊角弯转,底足外撇,圈足平削,胎质细白坚硬。
粉青釉创烧于南宋龙泉窑,以含铁的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加入一定比例的锰和钛,入窑经1180--1230摄氏度高温还原焰烧制而成。无论施釉厚薄在高温下都不易流淌,在高温中烧成后釉色美如淡湖水色,釉质温润如玉如。
清代青釉瓷器复烧于康熙,在雍正、乾隆时期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要品种有;豆青、冬青、粉青三种釉色,其中以粉青釉色最为难得,也最受推崇。雍正对单色釉瓷器的酷爱程度远超青花瓷,而这一时期的单色釉瓷烧制又以粉青釉瓷器最珍贵,雍正时期的粉青釉绿中显蓝,色调纯净淡雅,莹润光亮,清澈如玉。于浅湖水绿中闪微蓝,在阴雨天又带有点月白色的冷调子,秀色可餐。
在清代,康、雍、乾瓷器,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制瓷质量都是大家公认水平最为鼎盛的时期。提到雍正瓷器造型大家都喜欢用隽秀、轻盈来形容。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传承规律,雍正瓷器烧制方面也无法彻底摆脱康熙的影响,特别是雍正初期的景德镇瓷器大多具有康熙遗风。
雍正粉青釉三羊开泰尊,在肩腰部等距离贴塑三个羊头,造型秀美写实,使得器物更显大气庒重。在古代三羊开泰寓意深刻,但主要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大吉利的象征,也是新年伊始最受推崇的祝福语。
三羊尊造型分三个部分完成,即颈、腹、底分段制作后釉粘而成。器壁较厚,在外腹部可见拉坯痕。器外施粉青釉,外底和内里施白釉。内里仔细观察可见细如发丝的修坯线圈,丝丝入扣,极为工整华美。通过内镜观察,可见一小三角形无釉露胎外,平整干净。
器外壁所施粉青釉厚薄均匀,釉色绿中偏冷,釉质如冰似玉,晶莹剔透,一尘不染。圈足露涩胎,胎质坚硬细白,没有窑红,外底部白釉包裹着的胎体感觉略显高低不平,白釉坚致,洁白无瑕。器底中心双圈内青料三行横书“大清雍正年制”款,款式工整。粉青釉三羊开泰尊,保存完整,光亮如新,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