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组《清平乐》教学设计
(2018-03-16 14:42:11)分类: 教学设计 |
《清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3.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理解词,板书课题:清平乐
2、正音:乐(yuè)
(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
3、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2-3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
3、指导朗读: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他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
2、生交流:
▲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师点拨:
(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
(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
(3)练习朗读。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
(1)无赖
①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②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③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2)卧
①“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
②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
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感悟景美
师点拨:
(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
▲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
(1)理解“翁媪”“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2)理解“相媚好“
(3)理解“醉里吴音”
四、生成画面,读写结合。
1、这首词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词,感悟。
2、交流看到的画面
五、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师引背。
2、欣赏歌曲《清平乐》
六、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