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组 《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学设计
(2017-11-17 14:37:33)分类: 教研之窗 |
《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八个生字:庞、澳、仁、榕、覆、亩、昙、宵,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庞大”“形形色色”“随风见长”“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貌、仁、孟、冠、亩、杉、短、遮、宵、贪、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所传达出的情感。
3、继续学习从题目入手,抓住中心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要通过品读体会、比较句式、仿写等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运用的对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会积累语言表达的“样式”。
5、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植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对绿色生命的关爱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一些有趣的植物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调动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植物是绿色的源泉,是我们生命中离不开的绿色呀!你对植物感兴趣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分段读课文
2、认读词语,采用不同方法理解词语。
庞大复杂
澳洲孟加拉
杏仁桉树榕树 “世界爷” 巨杉 竹笋 芭蕉 昙花
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围绕“形形色色”来介绍植物的?找出文中的关键语句:
植物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世界。
植物世界还是一个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世界。
作者这样表达非常有条理,使我们一读就懂。第一句话是一至三段的中心句,第二句话是四五自然段的中心句。作者用这样两个总起的句子使所表达的内容条理清晰。我们在写作文时不妨用用这种写法,先把你要表达的意思总的概括一下,然后再具体叙述、介绍,使别人容易读懂。
四、指导生字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6课《形形色色的植物》。围绕“形形色色”,作者介绍的非常有条理。请大家回忆一下:作者是从哪两大方面来介绍的?
教师板书:庞大、复杂
二、深入学习,品味语言。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庞大复杂的植物世界吧!
默读一至三自然段,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庞大复杂?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找到的语句。思考你为什么从这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庞大复杂?学生默读课文,进行勾画,还可以在书旁写批注。给学生充分的默读时间。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2、学生汇报以“同学们请看第x自然段,读自己找的句子,从这些句子我读懂了……,我感受到了植物世界的……”教师随机指导品味语言,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表达的“样式”。
请全体同学畅所欲言。
大家都来读读,读出你的感受。
师:植物的种类之多,让我们感受到了植物世界是一个生接读:庞大、复杂的世界。
B这些植物,有的生活在高山上,有的生活在平原上,有的生活在江河湖海里……——植物到处都有。
师:对,这一句写的是植物的生存环境。同学们发现这一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了吗?
学生能说出使用排比的修辞。
师:作者连用三个“有的”列举植物生活的环境。你能读懂句中省略号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还有其他地方有植物的存在。
师:你觉得植物还可能生活在哪?
学生列举。
看来,作者列出数字对我们感受树木的高大太有帮助啦!指导学生通过强调数字,读出植物的高大。
我想这样表达:“高大的植物,大得让你看不清它的全貌。微小的植物,小得让你用肉眼看不见。”看看老师这样写好吗?
省略了作者举出的例子。作者举例子有什么好处呢?
指导学生体会举出具体的例子,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信。
你能用朗读告诉大家植物形体的奇妙吗?
在这位同学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植物的高大,你们听出来了吗?他还用声音强调了高大、微小的不同呢!
作者介绍植物的形体还用了大小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植物世界真是庞大复杂呀!
文中还有像这样运用对比方法的介绍吗?
D有些植物的寿命很长,北美洲有一种名叫“世界爷”的巨衫,能活几千年。有些植物的寿命又极短,几十分钟就会死亡。——植物的寿命。
E植物的生长速度也不一样,有的很快,如山间竹笋,一场春雨过后,笋芽一天能蹿几尺高。热带有一种芭蕉,你要是在树下待半天,眼看着树叶就把你遮盖起来了,真像俗语说的那样“随风见长”。有的植物长得又很慢,如沙漠地带的一些植物,几年也看不出长高了多少。——植物的生长速度。[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哪个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芭蕉的随风见长?哪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了芭蕉的长得快?你能把芭蕉长得快给大家读出来吗?
听着你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芭蕉叶在猛长。
我们不禁感叹:植物世界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世界。为什么有的举了例子,有的没有呢?
植物世界还是一个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世界!植物世界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植物呢!
(二)
让我们再跟随作者去了解几种生性奇异的植物吧!
你对作者在这一部分介绍的哪种植物最感兴趣,找出来,读一读。
追问:你为什么感兴趣?出示图片和文字。
随着学生交流感兴趣的原因后,师:是啊,我们看到的花一般都在白天开放。作者这样一问:“你也许以为花都是白天开放的吧?”真问到我们心里去了。这样一问,你是不是就产生了兴趣?作者又回答了我们“不是。”这样自问自答,叫设问。接下来作者举出具体的例子,让我们觉得真实可信。“夜晚才露出它们美丽的笑脸”换成“夜晚才开放” 好不好?(那就不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了。)
我对植物的叶子会变颜色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出示图片和文字。感兴趣的同学一起读读。
我对会跳舞的草感兴趣。说说你感兴趣的原因。你们看作者把这两片小叶比作贪玩的孩子,足见作者的喜爱之情。
你看,作者连续用了几个这样的设问句?(三个)这里作者还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读读这段,好不好?我来问,你们答。
这一段后边用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当学生谈到省略了还有其他有趣的植物时,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用“你也许以为……?不是……”的句式介绍一种有趣的植物。可以是老师提供的,可以是自己课外了解到的。
好,感谢这些同学的精彩介绍,又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有趣的植物!我们不禁感叹:植物世界真是一个奇趣无比、五光十色的世界!
师:植物世界里的故事和秘密是说不尽的,还有许多秘密正等待着你去发现呢。
想不想去发现植物世界的奥秘?(想)让我们来齐读:植物世界里的故事和秘密是说不尽的,还有许多秘密正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呢。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植物世界的奥秘,我们就能利用植物,改造植物世界,让他们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板书设计:
庞大、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