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闫毅敏

分类: 教研之窗 |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
课题名称 |
平移解决问题 |
|||||
主备人 |
闫毅敏 |
课时 |
一课时 |
||||
四年级
|
第七单元 |
||||||
前端分析
|
教材分析 |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与变化内容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深入探究图形与变化的内容打下基础。 |
|||||
学情分析 |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平移现象及其特征,通过观察 、操作、想像,经历一个简单的不规则图形经过平移成为规则图形的过程,体验图形的变换。 2、使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操作、讨论、归纳的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图形的运动”的内容的兴趣,初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情绪。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不规则图形经过平移制作成规则图形的过程。 |
|||||
难点 |
不规则图形经过平移制作成规则图形的过程。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三、全课小节
|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移,我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下图) 平行四边是怎样从位置A平移到位置C的。 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从位置A先向上平移4个格到位置B再向右平移8个格到位置C(课件演示平移的过程)。 师:你是从哪些方面来清楚的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平移的?引导学生说出,关键是要说清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在此基础上继续追问:怎样观察平行四边形平移的距离?
感受平移引起图形形状的变化---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可以变换成另一个图形 教师:(课件出示下图)想一想,如何通过平移,使图(1)变成(2)? 图(1)是裁缝阿姨做衣服剩下的4块同样大小的边角料,她想通过平移把它变成图(2)的样子,你能帮助她吗? 教师:想一想,这次的平移和刚才我们研究的平移又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刚才我们研究的平移只有一个图形在平移,现在研究的平移有4个图形都要平移。 教师:对,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多个图形的平移与一个图形的平移比有哪些不一样呢? 引导学生说出多个图形的平移要注意观察哪个图形平移到什么,也就是要思考平移前的图形对应哪个平移后后的图形。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在图形(1)中的每一个图形平移后在图形(2)中,的对应的图形是哪一个?比如图形(1)中的①号图形在图形(2)中的对应图形是哪一个?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图形(1)中的①号图形图形(2)中的对应图形涂上相同的颜色。 教师:图形(1)中剩下的的②号、③号、④号图形在图形(2)中的对应图形又分别是哪个图形呢?请你像老师一样把图形(1)中的图形和图形(2)中的对应图形涂上相同的颜色 学生开始在学具上涂色,完成后汇报。 教师:通过刚才的平移,你发现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可以变换成另一个图形, 教师:这个发现很了不起,在我们后面推导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时就用到你们的这个发现,把一个图形通过剪切、平移就可以变成另一种图形。 2、教学教材第87页例4 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生1:这个图形有两条边是曲线 生2:这个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图形不同,我们以前学习的图形除了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外,其他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生3:这是一个不规则图形 师:说的真好,这的确是一个不规则图形,要求这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应该怎么办呢? 提示学生:要想办法把这个不规则图形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某一种图形,进而求出它的面积 学生仔细观察图形,思考、想像,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师:谁能用我们学过的图形运动知识试一试。 生1:奥,先把左边这部分剪下来,再补到右边,正好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2:先把左边这部分剪下来,再向右平移6格,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 师:太棒了,(边说边动画演示)将这个图形左边水平占两格的部分向右平移6格,正好能填补右边水平占两格的空白部分,平移后,原来的图形就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如下图:
师:转化前后,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有变化吗? 生:没有变化,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师:好,这就是图形的等积转化,请同学们利用图上提供的信息,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 学生计算,汇报 师:利用平移对图形进行转化,能够解决好多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47页“做一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通过观察思考,尝试解答交流。 学生要明白图形的平移的距离是图形上的点到平移后相应点之间的距离
学生讨论后汇报
|
大胆放手,让孩子自主去探究,但是往往师主导作用体现过于浓烈,我也不例外,在公开课上,我为了节省时间往往会将孩子引导到我想要他们回答的答案上来,缺乏体现孩子的主体性。
回顾旧知识,唤醒学生的记忆,帮助后面更好地学习。
通过学会生的自主探究、讨论帮助学生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转化前、后的图形特征,感悟知识间的联系。
|
||||
作业
|
教材第88页练习二十一相关练习题。 |
设计意图 全面考查学生新知掌握情况。 |
|||||
板书设计 |
平移 把一个图形通过剪切、平移就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图形
|
设计意图 师生共同完成,包含课上点点滴滴,简单直观的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学生。 |
|||||
教学反思 |
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是听数学,看数学,更多的是做数学、玩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在数学思维活动中经历、体验和探索数学,从而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乐于探究的问题,巧妙地处理课堂内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有效地捕捉学生那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为下一步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契机,提供学生喜欢的探究形式,使原本平淡的课堂闪耀灵动的光彩,使数学学习更加真实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