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混合运算》例1教学设计 任俊玉
(2017-04-02 21:26:56)
标签:
小学数学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教研之窗 |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第五单元P4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综合算式以及什么叫脱式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养成先弄清运算顺序后,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同级混合算式中的运算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已经学过连加、连减的计算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连加、连减的算式是怎样计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6+9+18=
刚才这两道题,我们都采用了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而且运用竖式计算的格式,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混合运算,而且学到不同的书写格式。
1、教学例1:只有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题目,读后,请大家回答老师的提问。
师: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多少人?总人数是多少?
(生: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总人数是53人。)
师:中午走了多少人?此时的总人数是多少?(只说出算式)
(生:中午走了24人,应该用减法,此时的总人数是53-24人。)
(生:下午又来了38人,应该用加法,此时的总人数是53-24+38人。)
师:对,要求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计算。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题,说说与刚才所做的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生:复习题是连加、连减,这道题是既有加法又有减法。)
师:像53-24+38这样的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同学们,你能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吗?
小组讨论,试做。教师巡视。可能有学生在书写格式上仍然采用竖式计算的形式,也有的学生通过自学运用了脱式的书写格式,请两名不同书写格式的学生到黑板板演。
师:你觉得这两名同学谁教师得对呢?
(生:得数一样,应该都正确吧。)
师:同学们,你们说的对。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运算时,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实际上,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写出每次运算的结果。也就是按照运算顺序,把每一次算得的得数写在算式的下边,还没参加计算的数和符号照抄下来。我们具体的来看这个算式。
=29+38
=67
告诉学生像这样把每一步计算结果都直接写出来的教师格式叫做脱式计算。
师:刚才呀,我们学习了脱式计算,来看看,哪些同学已经会了。
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拿出练习本,快速的写,老师来检查。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加减混合运算,能独立完成下面的计算题吗?
出示例题;15÷3×5=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师:
引导学生说出,这道算式里只有乘除,它们是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中,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三、夯实基础
1、(P47做一做)
23+6-11
师:想一想,说一说,这些题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运算顺序是什么?
2、下面的题目对吗?如果不对,把他改正过来(练习十一第3题)。
=34-20
=14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板书设计
=29+38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