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项丽敏散文集《山中岁时》:自然之神赐予的礼物:)

(2022-03-19 19:13:27)
标签:

转载

[转载]项丽敏散文集《山中岁时》:自然之神赐予的礼物:)


《山中岁时》

作者: 项丽敏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19年12月


[转载]项丽敏散文集《山中岁时》:自然之神赐予的礼物:)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人写给大自然的情书,也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散文诗。

本书按照二十四个节气为顺序,从立春开篇,到大寒收尾,书写黄山脚下一个叫浦溪河的地方之四时变化、季节流转,每个节气包含三篇文章、一首小诗和作者精心拍摄的照片,将山中四时之美浓缩在一本书中。

昨夜悄然无声的春雨、纷纷落下花瓣的玉兰、饭桌上的清明粿、雷笋和青菜薹,田野里盛开的山樱桃、金鸡菊、野蔷薇、打碗花,童年时候遇见过的萤火虫、红蜻蜓、豆娘、蝉,秋天金色的阳光、香气浓郁的稻田、静默的湖水和独具淸凛之美、埋藏着春天消息的冬。这一切是作者在皖南的山间村落游走时,从四季自然的指头采撷的浆果,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项丽敏 长期生活在皖南太平湖畔,现居黄山北麓的溪河边。写作散文、诗歌、童话,已出版《临湖:太平湖摄手记》《器物里的旧光阴》《闲坐观花落》《一个人的湖》等。多年来,作者每天行走于湖畔、村庄与山中,观察和拍摄其间的细微之美,视草木为师、为友、为亲人、为爱侣,一起呼吸、生长,感受时光的流转、四季的变迁,将大自然无时不在的启示与慰藉渗透在作品中,以沉静又充盈着灵性的语言润物无声地表达出来。


[转载]项丽敏散文集《山中岁时》:自然之神赐予的礼物:)


目录

立春

打春 / 3
春讯 / 6
微雨夜来过 / 8

雨水

水浇春 / 12
梅见月 / 15
下雨的日子 / 18

惊蛰

万物生欲动 / 22
美是邂逅所得 / 26
青菜薹之味 / 28

春分

枝头花历乱 / 33
春蝉鸣 / 36
晚樱 / 40

清明

遍地艾蒿 / 43
雷笋季 / 47
湖水涨落 / 51

谷雨

覆盆子山谷 / 55
山樱桃之味 / 59
金鸡菊和野蔷薇 / 62

立夏

立夏节 / 69
乡村布谷 / 72
菖蒲的生日 / 74

小满

小满田野 / 78
一年蓬与车前草 / 82
静夜有声 / 86

芒种

芒种之后是梅雨 / 90
蛇床 / 93
芭茅花 / 96

夏至

夏至与仲夏节 / 100
打碗花 / 106
鱼腥草的气味 / 108

小暑

出梅入暑 / 112
苎麻的村庄 / 115
伏夏的河 / 118

大暑

六月心 / 125
夏日田野的艳遇 / 132
火烧云 / 137

立秋

夏天的最后一刻 / 143
稻田守望者 / 148
突然到来和消失的客人 / 152

处暑

喜欢你走在河边的样子 / 158
从河边开始的生活 / 162
红蜻蜓与色蟌 / 167

白露

水雾之美 / 172
秋湖草滩 / 176
临风听暮蝉 / 179

秋分

山中秋已半 / 183
收获季 / 186
上天的乐器 / 189

寒露

草木烟香 / 193
晒秋 / 195
五味子 / 197

霜降

拒霜花 / 201
寒莓茂盛 / 205
烧田 / 209

立冬

柿子树 / 215
随时钓鱼的幸福 / 217
腌酸菜 / 220

小雪

雾中 / 226
山茱萸之果 / 230
凛冬已至,雪还未落 / 235

大雪

清凛之美 / 239
蜡梅开 / 244
初雪 / 246

冬至

负冬日 / 252
冻米籽 / 257
冬天,以特寒为佳 / 261

小寒

杂木林与芒草 / 265
湖边女人 / 268
月明浑似雪 / 273

大寒

腊月黄天 / 277
雪里已知春信至 / 280
雪日访山 / 283


[转载]项丽敏散文集《山中岁时》:自然之神赐予的礼物:)


 父亲的历书(前言)

我对节气的认知,最早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

每年春节前,父亲进城办年货,必定要去新华书店买一本小小的历书。那历书真的很小,又薄,躺在父亲手掌上,红色的封面印着年份和生肖图。家里已有挂历了,父亲单位上发的,挂在堂前固定的位置,过去一天撕一页。在我看来,挂历和历书的内容差不多,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还要执着于购买历书,仿佛少了历书,这一年的日子就乱了秩序。

历书放在父亲专用的抽屉里。抽屉里摆着与父亲工作有关的文件,是上锁的,但父亲时常忘记锁上,要么把钥匙随意摆放在桌台上。临睡前,父亲会拿出历书看一眼,拿笔做记号,在空白的地方写几个字。趁父亲不在家时,我打开抽屉,找出历书翻看,真让人失望,从头看到尾,无非是当天在菜园子里种了什么,收了什么。

做记号的地方大多是节气日,比如清明,会在下面“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的一行字上画道横线,再画一个箭头,写上“有雨”。对父亲来说,历书就是他的农事日记本。

父亲翻看历书时,时常会和灯下做针线活的母亲聊两句。
“快打春了,把土豆种拿出来,看芽发得怎么样。”
“过两天立夏,把地里的豌豆摘一点,割块腊肉煮豌豆饭吃。”
“要立秋了,跟卫东打招呼不要下河洗澡。”
“明天是丽敏的生日,刚好霜降,给她煮碗溏心蛋早上吃。”

父亲说出这些节气名时,我脑子里就会出现一扇门,与节气对应着的一扇门。每扇门的颜色都不一样,门里的光线、气味也是有区别的。我们从门里穿过,到达另一扇门时,仿佛只是一盏茶的工夫,又像是一次漫长的跋涉。

临近元旦,堂前的挂历就只剩可怜的几张纸了,每撕去一张,心里会一紧,觉得过去的日子都作废了,转眼间,一年就成了空白。当父亲再次拿出他的历书,一页页地回翻,这才踏实下来:过去的日子仍旧在历书里储存着,一年四季的每一天,耕种的,收获的,都能在历书里找到痕迹和依据。

新历书放进父亲的抽屉后,旧历书就被母亲收藏起来,按年头的顺序叠在一起。好在历书很薄,不占地方,即使如此,也装满了一只木头匣子。

梅雨季过后就是乡间晒霉的日子,母亲会打开那只木头匣子,取出旧历书,摊晒在院子里。有次回家,随手抽出一本,翻开,在立春的节气日里看到父亲褪色的字迹:丽敏回家,挖荠菜,包饺子,给我织毛衣。看封面,历书是一九九年的。那年我刚出校门,沉迷于厨艺和编织,并不知道后来会走上写作的路。

而立之年我开始了写作生活,第一本散文集出版后,转向了乡村风物和自然随笔的书写,心里有个模糊的愿望:要写一本和植物、节气、农事有关的书,献给父母和家乡。这个愿望像一颗很久以前埋下的种子,在读到苇岸的未完之作《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后,苏醒过来,在我生活的太平湖畔,在浦溪河边,开始了秘密又缓慢的生长。

这本书除了散文,还收入了我的诗歌和摄影作品,它们是自然之神赐予的礼物,也是我的心灵图景。我在四季草木间行走、观察、拍摄、写作,是想通过这些寻找自己的位置,不至于在光阴的迁徙中迷失,让精神安宁自在,拥有一个不可被岁月掠夺的花园。   
          

《山中岁时》由黄山书社2019年12月出版

当当、京东、淘宝和各大书店均有销售



 [转载]项丽敏散文集《山中岁时》:自然之神赐予的礼物:)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