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戒台寺”(八)

标签:
杂谈 |
分类: 门头沟景观古迹风光 |
千年古刹“戒台寺”(八)
戒台寺,原名慧聚寺,又叫戒坛寺,在门头沟区东南的永定镇北京西山的马鞍山腰。按寺院介绍这座名刹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4——600年)。戒台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占地有四万多平米,建筑面积八千多平米。大辽高僧法均在此建戒坛,以后各朝都有高僧来这儿传戒。这座戒台寺,与南方杭州的昭庆寺和泉州的开元寺,并称“中国三大戒坛。而这戒台寺以”神州第一坛和奇松著名。
纵观戒台寺坐西朝东的建筑格局,与海淀区的大觉寺,有不少相像这处,都带有辽代建筑风格,如以中线山门殿、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观音殿和九仙殿。依山而筑,层层高升。
中线两侧建有南、北两线。南线有关公殿,南宫院、上、下院,方丈室,南、北静室等殿堂;北线建有真武殿、牡丹院、大悲殿、戒台殿、明王殿、五路财神殿、地藏殿院、钟亭等建筑群。
戒台寺内碑石林立,殿宇巍峨,有很多古树、名花。寺内大约立有70余块各色石碑,耸立在禅道边,或大殿前,这些碑,有的字迹已逝,有的却很清楚,但这些碑都记载了戒台寺的历史。









殿前碑:重修碑


重铸圣像修葺大殿碑记
盖谓神州之戒坛名者有三一盘杭州昭庆一踞泉州开元而其瑰丽伟岸莫过于
京西马鞍山戒坛坛枕极乐神峰通孙膑宠涓古洞永定汤汤衣带京城考其寺史
随前已有慧聚之名智周大德晦迹修行辽僧法钧帝赐德号敕建戒坛从此昭声
金元明清屡受皇封然伽蓝虽故久经风雨殿宇圣像颓彩摧形适国逢盛世丁丑
腊月僧团继驻释子得以弘扬佛法俗居游览鸟语花香僧俗同乐古刹新风比丘
妙有临济门风主持佛事志驾励行丙戌首倡据典引经广化善缘募资鸠工铸释
迦文殊普贤千手观音圣像增香炉四宝鼎洪钟各一饰大雄戒坛观音天王山门
五殿潮绣幢幡及殿之四维饰而一新丁亥中元告竣盖颓者兴闚者备俾千年之
遗迹焕然完美盛举落毕妙有法师邀予为文蒙盛情而记之以志不朽云云

阴面:重修万寿戒台禅寺功德芳名



碑座雕刻:


知幻大师行实碑:

敕建万寿大

敕建马鞍山万寿大戒坛第一代开山大坛主僧录司左讲经孚公大师行实碑
资善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前太子宾客国子监祭酒昆陵胡状撰
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经筵侍酒华殿广平程南云书
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安乡伯凤阳张宁篆
聪悟骏发足以诛茅塞于心贸雨甘露于法种也时观翁缁门独立名振天下
宣庙在潜乡每承顾间恩礼特隆宣德丙午召至京师馆于庆寿丈室大师左右
上每俯案视之有高僧书法胜中书之奖又尝设施食于
上为改容坐听击节叹赏以为灵山胜会今古一时已酉飞锡江浙事受戒具乃言曰此行不达曹溪路永不回头见故乡既而遍谒知许历光胜概壬子还京会观翁指明心要乃西游五台睹文殊
于清凉办供养于鹫岭或见摄身光相或见自性虚灵或见水鸟树木皆演梵音或见溪声山色全彰大用或掞不二或悟前三乃曰古着
在空化遍野遂号知幻
圣庙闻名召之一见
皇颜大悦呼为凤头和尚寻陞僧录讲经以是见大师宏木硕德足以顾大不思议之道际隆华之会也自是披榛结轩扁曰松樾杜门色逯屏自诸缘攻苦契淡不妄交接时司礼监太临阮公简深
钦赐额承恩以为大师往来游憇之处当是之时法闻四方徒众盈庭而僧是之杰然者唯大师而已以是见大师之苛功妙道足以驾苦海之忽然济迷途于彼岸也景泰丙子夏六月十日饮食讫
圣为震悼遣官谕祭公侯以下咸往弔临
皇睿词深切嘉见今芳礼冠群伦罕能与比遗命芩毘得舍利若干建塔于寺之南原遵本教也俗寿五十有五僧腊四十有九手尺缁流故万得形四众百亿门弟子比丘约千余辈皆修禅秉律分
守遗训惧微猷之湮没恐后等之无徵故列其景衍边子编次鑱诸坚珉揭于坎山杨贞耿光用昭一切
大明成化九年岁在癸已夏四月佛诞日



重建戒台寺伍百罗汉堂碑:


重建戒台寺伍百罗汉堂记
京华龙华雾张雪涛撰文
京都之西山岭绵延蟠亘霄汉戒坛者雄丽道场罗汉堂莲花捧辦考其渊源唐万岁通天中幽州
都督张韩公仁愿夜闻诵经之声寻声跻至马鞍山忽睹祗陀开豁七宝庄严白髯尊者接引道前
曰公有愿乎公曰愿制伽黎五佰缘施于鹿苑不日携袈裟再至马鞍山尊者命散袈裟肆佰玖拾
有捌独余两件又曰壹也华严壹与仁愿霎时间人隐其形物失所现韩公方知白髯尊者乃大德
华严韩公自此亦尊这戒坛之阿罗汉
晨钟暮鼓岁远年湮盛世如期乾坤始奠沙门妙有住持伽蓝摒浮躁之风潜心修行遵佛祖之言
生于实践请大佛修殿堂宏敞再三又罗汉堂精心壁画募资鸠工八方化缘广东揭阳庄严大功
德主庄承添吴惠玲携家人发宏愿舍资陆面余万重建殿堂庄严圣像众僧及工匠迎晨光负夕
阳晴而不笠雨而不屐背负肩扛沙石任担雕琢木料伍百余方自庚寅至壬辰成正配殿肆拾有
肆鎏金圣像伍百尊既成妙有法师为彰重修之德邀予为文陈其始末永垂悠远


阴面:伍百罗汉功德主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