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2023-03-07 06:00:57)
标签:

杂谈

分类: 门头沟景观古迹风光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戒台寺,原名慧聚寺,又叫戒坛寺,在门头沟区东南的永定镇北京西山的马鞍山腰。按寺院介绍这座名刹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4——600年)。戒台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占地有四万多平米,建筑面积八千多平米。大辽高僧法均在此建戒坛,以后各朝都有高僧来这儿传戒。这座戒台寺,与南方杭州的昭庆寺和泉州的开元寺,并称“中国三大戒坛。而这戒台寺以”神州第一坛和奇松著名。

  纵观戒台寺坐西朝东的建筑格局,与海淀区的大觉寺,有不少相像这处,都带有辽代建筑风格,如以中线山门殿、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观音殿和九仙殿。依山而筑,层层高升

  中线两侧建有南、北两线。南线有关公殿,南宫院、上、下院,方丈室,南、北静室等殿堂;北线建有真武殿、牡丹院、大悲殿、戒台殿、明王殿、五路财神殿、地藏殿院、钟亭等建筑群。

  戒台寺内碑石林立,殿宇巍峨,有很多古树、名花。寺内大约立有70余块各色石碑,耸立在禅道边,或大殿前,这些碑,有的字迹已逝,有的却很清楚,但这些碑都记载了戒台寺的历史。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明王殿: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墙壁石刻: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戒坛建五百罗汉尊者碑记

赐进士出身

内廷供奉都察院左都御史吉林观保书

赐进士出身山西布政役司布政使前

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儒读学士大兴千瑾撰

度庐江桥西北行入山三十里为戒坛坛岿然于诸

峰之巅登之东西望

帝城气如巍峨兴此地如所顾亦由戒台度博师飞

锡于是者有年马鞍山之后曰佛龛山山之峰有舍

利塔一曰金灯塔常放百宝无畏光屹不可上人迹

芜绝岁丙戌冬师定佛有数百比丘放方丈大笑明

日复如之师曰闳也期年春登台远瞩有言塔之胜

者师治曰是不可以不礼率其徒数十人攀援巉岩

跂喘狉嗣盖留者大半十余人从鷮觑而踵至摩剔

鲜碑其文曰唐万岁通天中张韩公仁愿为幽州都

督都阁尝闻施颂音使人纵之数十里至北山不绝

见华严尊者延之至尊者白公有愿乎公曰然愿制

僧伽黎五百缘尊者曰可施城西马鞍山圣竹林寺

公遣人持衣往山故无寺至佛龛山跻其峰忽睹祗

陀开豁七宝莅泽有者翁道直入散袈裟四百九十

有八而余其二翁曰一与华严一与仁愿乎失所在

而寺亦隐乃知韩公阿罗汉化身也嘉靖二十二年

沙门某记师诵之恍然曰吾定中所见者其在斯乎

乃发宏愿建五百尊者像于檀越六年壬辰之冬告

厥成功于是寓波之诺七宝琳琅方便其足五不还

天慧光圆通离欲回心大阿罗汉十方钦闻得未曾

有虬龙之而抑骚振动青莲宝光晃昱法界无量功

德不可思议癸已二月吉师走谒冬泉居士请纪诸

石居士致留于其弟珪曰予社口示疾久矣汝其为

文亦来既而居士证涅盘果跬辟号亦曰居士不诳

语者是诺不可宏乃撮其因缘于扁而作偈曰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四空天外波罗彼岸舍利涌光

宰宫出现晃端有曰十方真面万仞龜跃迦陵珠贯

登坛满座无相无观冬泉居士来去梦罔请师说法

曼陀瓣季乾滔滔恒可一线顶礼虚空叩此宝卐

乾隆三十八年岁在癸已六月既望建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明王佛全龛: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殿内景: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塔院: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辽塔: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塔铭:大辽故崇禄大夫守司空传菩萨戒坛主普贤大师之灵塔 
大明正统十三年中秋日筑坛知幻道孚重建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衣钵塔塔座: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墓塔座: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塔座雕刻: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塔身: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塔层: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塔刹: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司空大师道行碑: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故坛主守司空大师道行之碑: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马鞍山故崇录大夫守司空传菩萨戒坛主大师道行碑铭  并序

            郎议大夫乾文阁直学士知  制诰充史馆修撰骑都尉太原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王鼎撰并书

仲尼既没庐墓者哭而去声叔子云亡过碑者感而墮泪吾始讶其然也及谓其行事见有道爱未尝不挕卷涕四将下固知仁义恩泽深入生灵骨髓也皆尔惟我

钜辽粤有高行其来也编毗受赐庆法命之延龄其去也举世无聊惧佛灯之短焰垂恩亦甚与上攸同则    我马鞍山故崇禄大夫守司空传菩萨戒坛主大师其人也

大师讳法均无字其幼稚踨迹与拾得上人陆羽高士相类故乡闾族望此莫得註兰茁潜幽珠英门润自非精建鉴执可前知则有京西紫金寺非辱律师目击净器收而教

之聚砂外不为童游救蚁间皆自天性及进具内解结缚深畏知觉造坎以善俗雍容而惋道若莲华在水而不着金刚遇物而能坏其于持犯盖得自然还矫柔戕贼之可

致虽行在毗尼而志尚达磨因负笈寻师不解衣者多岁为功坚本切救头然以至名数相应锐金吼石等论宗旨名曰义类条贯其破邪则龙象之蹴踏其辩证则师子之

哮吼主盟后进凡十数季清宁七年春    朝命与能校定诸家章抄    师协輿论已在数中会有人力争胜负欲代    师之次者师因求退与息贪竞明议多之至秋

燕京三学寺论场雴位公选当仁复为众推辞弗获免岁满始授紫方袍赐德号曰严慧从旧式也及受代亟辞毂下来隐是山一之二之日同行云奔三之四之日檀冉景

附交承甘露亟挹清风月倍岁增众常累百咸雍五年冬    上以金台僧务繁剧须人    昭委师佐录其事虑志可夺其命难寝因顺山上下众心之愿始于此地肈闢

戒台来者如云官莫可御凡瘖聋跛伛贪愎顽苟或求哀无不蒙利至友邻邦父老绝域羌浑竝越境外冒刑捐躯归命自春至秋凡半载日度数十辈半天之下老幼奔走

疑家至户到有神物告语而然越明年师道愈尊    上心渴负爰命通神敦勉就道因诣    阙在传佛制以石投水如火得薪其志交孚非喻可及遂肯与

永乐北面尽西土鸣足之敬翌日特  授崇禄大夫守司空加赐为今号    师以外臣求免    上以有力见谕虽深闭固拒而不懈益虔至于再三然后祗受

上悦甚因为    师肆眚兼免逋负仍锡    宸什下贲潜德云行高峰顶松千尺戒净天心月一轮其见谛重如此复  可如愿偏利群品乃受西楼白霫桺城平山云中

上谷泉本地紫金之请所到之处士女塞涂皆罢市辍耕忘馁与渴递求瞻礼之弗暇一如利欲之相诱前后受忏称弔子者五百万余所饭僧尼称于是闲或有暇力救无

告孳孳焉常若弗逮惟恐人之知也议者谓无相好度生之缘给坬独济物之力兼而备者其在    师乎以苦节素高励精过当因感微恙遂成沉痼及

天书屡降    御药继至犹过中不食竟夕课诵仍为牓示福晓未悟非以戒为命视身若无者焉能然桴没前一夕其山自鸣禽兽与人皆惧  

      师已知缘尽与众告

别至辩邑恬然而逝盖世寿五十五僧腊三十九实大康元年三月之四日也卜至    上尽然者久特远使赙僧弔慰其徒众仍委留守中门使太常少卿杨温嵪颛董后

事七众号励如器所天具纕经者数百人舍身命者十余暨则其恋慕也可知已即以其月二十八日具礼茶毗于此峪火灭后竟收灵骨以当年五月十二日起坟塔于方

丈之右官盒卜又创影堂左右以石建尊胜陁罗泥幢各一皆众愿所咸聊为追荐恩深报重其宏然门人上足裕窥等闲以夙承法乳难志戒香大惧其美之弗俾有时

与化而皆尽遂相与约议鉌    师遗躅托子文之于碑况鼎久奉清谈粗知    密行是敢条其一二昭昭之大者以信于后自余冥感琐屑之事皆不道亦以存

师之志也铭曰

岭南江西牛头虎溪一隐高行名与之齐能席是美非聚乎位生荣死哀道尊惪出蓟门兮西观音崇岫兮巑岏伊高专兮参差何独尊兮马鞍非似其下旧有人

邪神澄泛涛古玉绝暇善邻佛戒惊破聋聩能俾阐提金刚不坏高阙度门远通云奔始见龙德来仪帝狮子一吼天聪去豆上下交孚如鸟破谷茂宠朝临

宸章夕今褒美佛使摧伏泉心古谓世险其来有渐如何聚然水流灯酜老我可人潮间要闻到此无聊如身在焚空感灵塔中载弊纳物在人往声悲响答惟内行兮

崇峨克此峻兮山河勒贞石兮仰止同百世兮不磨十二此文可式此实难坠感告后举敬之无媿

            大安七年岁次辛未润八月戊戌朔壬午日靾时建  法孙比丘  吉心  表颂  刻字人王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朱自清雕像: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戒坛在半山上,山门是向东的。一进去就觉得平旷,南面只

有一道低低的砖栏,下面是一片平原,平原尽处才是山,与众山

屏蔽的潭拓气象便不同。进二门,便觉得空旷疏朗,仰看正殿前

的平台,仿佛汪洋千顷。这平台东西很长,是戒坛最胜处,眼界

最宽,教人想起“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

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

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

一览所可领略。

——节选自朱自清作品《潭拓寺戒坛寺》,成文于一九三四年三月
千年古刹“戒台寺”(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