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碑纪(二)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
晋祠碑纪(二)






1、御制碑
御制碑文
惟成化二十年岁次甲辰四月乙卯日
皇帝遣镇守山西都知监太监刘踰和致祭
晋祠广惠显灵昭济圣母之
神正直德厚功崇食禄一万石赖以在天
累朝祀典尝加默佑朕自上位以来二十年来四海安
宁万方丰稔惟赖
神之灵庥用酬斯意今特谕祭
神宜鉴之

2、宛阳郜焕元摹勒上石碑


碑文:(由于行草,有的字认不清!)
悬卷山中一脉清龙普虎
伏隐真明然飘天劫山
移步五十年来帝母
归今谕管理河西庄义卫正王道明知道兹尔等启称本

4、康熙玖年五月修桥碑

前直东防剿大臣现管神机营督练马步各队兼理军需火药局事务
古柏泉宗
大清同治二十三年腊月谷旦刘友凤先生碑铭
民国三十有一年夏历七月十九日太原刘有凤先生卒于里地邑人士王景文翬恐其潜德幽光赛寞千秋也于是发捐启酬资金将谋被诸贞石而以碑辞相垂
诿于景仰先生有年昌敢以不文辞谨按先生讳大鹏字友凤号卧虎山人别署梦酲子世居县南赤桥村性朴实凡岁受业同里刘丽中先生门下十余载年备读
经史诸书年二十三肆业县桐封书院为梗阳王效尊山长激赏之翌年壬午偕同研友张干臣桢赴省入崇修书院前后十年经山长闻喜杨风仪村秀兴县康达
夫际清代州庞次符玺寿阳任保甫明哲张公有鉴衡诸进士林授学益大进清光绪二十年甲午遂以县学生员乡试中式出山左高熙喆编修之门戊戌公车北
上下第来乃度居庸门经上谷郡至云中历雁门勾注诸山川俯仰古今一庽之于诗癸卯公车至汴借闱会试亦未售时值庚子乱后国势丕变先生争胜礼闱
之心顿减使慏然有意乎不朽之作其于郑邦文献探讨尤力以晋祠为三晋名胜之区向年专书以纪其胜特编晋祠志一十六卷重修晋祠杂记二卷晋水溉田
三万余亩邑之食其德者三十余村乃创辑晋水志十有三卷太原水利以汾河为巨又别修汾水河渠志若干卷两县中河害莫甚于晋水北河之孙家沟以地极
洼下也先生殚精竭虑谋改筑堤堰以除之已呈准上宪矣会有人沮之不果行为选重修孙家沟幻蹟二卷以望之后人邑之西山一带富于矿产而兼具名胜者
厥惟柳子明仙雨峪成柳子峪志八卷明仙峪记四卷此外凡有关于揄掌故之作散见先生他着者又数数靚先生素怀康济斯民之愿常以不得行其志为恨岁
甲戌目睹省税繁重民不聊生曾上书南京中央政府为民请愿卒蒙下令豁免苛捐杂税一时晋民称快他如呈请省宪撙节全县经费也请求上峰复县征粮旧
法也充谘议局议员焉任县议会议长焉修葺晋祠庙宇焉保存古物建树焉种种善举笔难罄述季世江河日下人多为已似先生之抱遣订坠急公好义者能有
几人先生生于清咸丰七年丁已五月十八日春秋八十有六墓在卧虎山麓曾祖美祖兴义父明义高一乡世称善人母甄氏子五玠清光绪庚子辛丑併科举人
瑄邑增生珦璡鈺均业儒女二孙男四先生之书其不系于乡邦文献者又有醒梦庐文集八卷卧虎山房诗集三十五卷从心所欲斋妄詠五十卷琢玉闲吟八卷
砭愚录八卷衔恤录十卷寄慨录十二卷随意录四卷潜园踪记六卷游繇山记二卷唾壶草二卷遯葊随笔二卷迷信丛话十七卷愠群笔谈二十五卷乙未公车
日记四卷戊戌公车日记六卷桥梓公车日记四卷刘氏世袭谱三卷藜照堂家训二卷梦醒子年谱十二卷退想斋日记二百篇噫可谓勤矣先生姱修自好遗爱
在人生平所施自定年谱甚详兹独述其著书之旨与有功桑梓者于此藉彰盛德于万一铭曰
悬瓮之山晋水出焉龙蟠虎伏国士桥边笃生异人信道不遭澡身浴德妣美前贤幼抱大志解民倒悬公车北上猛着祖鞭李广数奇蕴蓄未宣乃喜自放寄情林
泉余事荷锄稼穑农田春秋佳日览胜留笺卿邦文献关怀有缘表扬潜德着过连篇天不慗遗杀青何年晋水潺潺相与呜咽千秋万禩其视此镌



7、遵制晋祠岁修地亩碑

碑首:长寿老人

碑文:
遵制晋祠岁修地亩碑文
祠堂门易行发给银四百两按太原是时估易钱六百六十三千二百一十一文遵
谕以钱二百二十千文置地一十七亩以作晋祠岁修余钱四十三千二百一十千文便为立碑刻学之
田地置留耑德堂春河堰底白地五亩六分地价钱一百千文每年收取租钱二十二千文置得定恒德
含水洼白地六亩四分地租钱二百四十千文每年收取租钱一十四千文置得朱暗春河滩白地三亩
又禾涓堰稻地四亩二共地价钱一百八十千文每年收取底钱一十三千文总兴置得地四十九亩每
年收钿租钱三十九千文除应完纳钱粮钱九千文以复得地租钱四十千文卖主所立新契三币现已
盖用是原县印信粘连契是一张随详呈存
蕃库再将上项如实照录三张一并呈送
布政司衙门屯田都司颁发太原县立案存于县库以备将来地邻万一有事便于检查至所罚之地即
交晋祠住持僧人永远敷纳地租以光绪七年为始每年纠愈完钱粮外员存得钱三十千文逐年存于
庙内遇有应修工程遂从事见存款款目开据清单呈交太原县查核尚有丁役勒索钱文准僧人指名
禀报该县请行示文惩处
列写衔览令奄不群遍修乃后如是庑岌庙宇不致失修僧俗人等亦无从覬贪侵用等弊并敦将此详
文刻石成碑以示亦刊于碑阴之后圣注名郂永垂久远以副
慎重宝巍之至是
光绪十六年四月三十日

8、乾隆叁拾陆年水功碑

太原署正堂加三级纪录五次以周写已准勒石以垂永久事案据东庄营吴达业与
东陲村堤信宁灵等水利以本巡视勘得东庄营与东庄均使中河之水任水自流其
天之有水程乾隆十岁合年间汾河水涨将吏庄营河口淤塞该村尚有小站营之退
水灌地是以贰拾余年来相安无事近目小沼营之退水已开渠直入汾河东庄营不
能分沙余灌而中河及泉子河之水久为东庄村独沾其利致控到案查东庄营既向
与东庄村同住中河之水自应分定水程轮流灌溉免致争端随饬令总渠长等妥议
去后嗣授怨具长张等远逝而终泉子河口设闸东庄营人例地拾肆顷陆拾余亩又
柳堰河两岸地内有东庄滩地叁顷玖拾柒亩与东庄营间程使之应分水陆日陆夜
东庄村人恳地玖倾陆拾柒亩应分水肆日肆夜复经本县亲诣勘明形势饬令将期
设闸照议分东水功今具两造遵依在案兹据吴建棠等禀请立案勒石前来相应准
其立碑永远遵照可也


9、春秋水例碑,可惜字被涂看不清!

碑首:春秋水例

碑身:

10、字小且被涂这

碑首:篆字认不清!
碑首:水例碑记
碑面:

12、水利禁令公文碑

碑首:水利禁令公文

碑面:



13、水利公文碑

碑首:水利公文

碑面:


14、御制祝文碑

碑首“御制祝文

碑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