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有墓院的石景山清真寺
乘车到首钢小区下车回走,东进金顶北路,不远路北就是首钢小区。顺路北走,不远就能看到东侧小区楼巷内的石景山区民族养老院。此院南侧便是石景山清真寺。
石景山清真寺始建于一九五三年,当时只有三间平房和一个棚子。2000年进行改造。现在的石景山清真寺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式建筑,最代表性的是大殿顶上的一组浑厚饱满的穹顶,四个小穹顶,中心大球穹顶上挺向蔚蓝天空的一弯金月。石景山清真寺不大,但功能依然齐全,其体建筑都新颖别致,很是漂亮。而特别与众不同的是,寺北院便是穆斯林墓地。有些清真寺也有墓地,但这么近的还没见过!
金顶北路路口:
首钢小区:

通向清真寺的楼巷:

楼巷小花园:世纪圆梦园

蝶恋花:

藤架长廊:

楼巷东端的民族养老院:

民族养老院大楼南侧:

上坡就是石景山清真寺:

清真寺门面:

清真寺西下坡院:

上清真寺台阶:

大殿北侧堂房:

阿訇室:

殿院东侧大墙标语:

东侧房:会议室

东南拐角:男女水房

大殿南侧房室:正在施工

南房西端的埋体房:

埋体房内穆斯林埋体用品:

大殿西侧房室:南端是厨房

北边是餐厅:

坐西朝东礼拜大殿:

大殿侧影:

大殿四角望月楼:

大殿顶中间的在球顶:应是瑶殿顶

清真寺清真窗:

大殿前廊台:

大殿门:

门额匾:

大殿内景:

形象的瑶门:

宣讲台:

东南角隔出的女殿:

清真寺北边的穆斯林墓院:

墓院额:

墓院内景:
清真寺大殿北侧的“改建石景山清真寺记”:全文:
石景山清真寺始建于一九五三年,当时只有三间平房和一个棚子,七十年代,石景山区政府,曾拨款维修,但由于年久,已危漏。
2000年一月,在区政府六届二次会议期间,九名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改建石景山清真寺的几点建议)的提案。为落实委员提案,区长到清真寺现场办公,。经区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研究,区政府决定拨款40万元帮助清真寺进行危房改造。鉴于到清真寺活动的穆斯林中首钢退休职工占很大比例,区委统战部致函首钢求援,首钢总经理责成办公厅调研后,决定拨款35万元,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区长再次到现场视察,并追加经费20万元。区政府和首钢的大力支援,激发了区内回族群众的热情,近140人捐款6.5万余元。
石景山区清真寺改造工程于2000年9月地16日动工,12月26日竣工,工程总面积678平方米。主承建单位为首钢第三建设公司誉达修建中心,并得到首钢第三建设公司以及所属的四公司、机电设备安装公司、劳服公司和首钢设计总院,首钢地质堪察公司、首钢绿化公司的大力支持。

清真寺功德碑:

宣传公造栏:
古穆氏捐施功德碑:全文:古穆氏遗嘱碑文实录
先姊古穆氏于公元1881年2月12日生人,届年十六岁时,嫁给大她19岁的古力吉先生,迄今已有50有6年。
先姊夫古力吉,生于1862年7月17日,故于1932年2月14日,终年70岁整。
先姊夫生前留下房产、资财一笔,以借作生活基金之用。给先姊以辅助,先姊则以此款在京城市内西单购置房产。历年来则以房租收入,维持家庭生活费用。本年春间先姊因患病加剧难医,又因年迈体弱医治无效病故。
先姊病重之前曾召集各亲族等多人在场,以其一生未生有子女为继,因即书立遗嘱口唤,愿将其个人私有财产,坐落在本市西单区大宴乐胡同4号院,共计房8.5间连同地基一并施助西郊区石景山清真寺修建女浴室,用作提念及福利基金等。
吾先姊于公元1955年2月26日病故归主遵照其生前遗嘱口唤所嘱,谨此于以施助,八于纪念。
公元1955年5月
代理施助人:蔡助兰
证明

新碑下的原碑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