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四王府清真寺

标签:
杂谈 |
分类: 海淀景观古迹风光 |
探访四王府清真寺
一、四五府村见影:一片废墟中的路口老槐树:老槐树前边的四王府小学:小学校里是四王府娘娘庙,外面没有文保碑牌,暂是无法进去看个究竟。
校门口的古槐:
小学校墙壁上的浮雕:
暂存的四王府村的一角:
村中古槐:
村南口古槐:
二、走近清真寺:这样的院子,能是清真寺吗?这门楼也不像清真寺:
如果不细看,还真看不出这是这清真寺的额匾!甲申年仲秋,教历一四二四年八月制
二进门:
三进门:
三、四王府清真寺小院:小院:
北殿房一溜:西端是阿訇室,中间是讲堂,东边是值班室。

北殿堂后身:

东边殿堂:

南边房屋:

四、礼拜殿:

前抱廊:有联:扬善劝善善善行,认主拜主主主事!

两侧的伊斯兰文匾:


礼拜殿堂门柱伊斯兰文联:


礼拜殿堂中门额匾:

两侧间客匾:


礼拜殿抱廊内影:

礼拜殿堂内影:

礼拜殿山墙盘头雕:


礼拜殿侧影:两间进深

五、四王府清真寺望月楼:这院像是清真寺后院,现在成了民居。

方方正正望月楼:



望月楼顶上的月芽:

六、四王府清真寺碑:

碑首:永垂不朽

重修京西四王府清真寺并置买放地碑
圣教始于阿丹成于穆罕默德中间列圣相承首自天方而流传东亚已千余年矣吾教教徒所在之处莫不创建寺院为敬主赞圣之举平西四王府清真寺皆父老
得闻于清乾隆年间后门桥马乡老同本郡乡老所创建距今二百余年因无碑记可考故难确知为何年月日中经修理亦不知其若干次至光绪二十七年马成斋
及三家店洪宝山置寺中北地一丈并挖井一口计用银一百余两迨民国成立信教自由载在约法吾教对于礼拜之地更不能不力加整饬藉以阐明教义团结精
神民国拾贰年马少宸马子清马默林冯雉如李华堂等来寺礼拜见院宇狭隘大殿渗漏亟思扩充修补首先助银肆拾元以为之偈并商同刘德寿彭湘二乡老各
处捐募计捐到银柒百贰拾捌元贰角柒分买到寺东北隅赵树桐住宅一所瓦房二间用银陆拾元又买到庞瑞祥住宅一所北房四间支银陆拾肆元玖角各处修
补整理计支银陆百陆拾肆元零肆分共计支银柒百捌拾捌元玖角肆分计不敷银陆拾元零陆角柒分此不敷之数由马少宸乡老一人捐助民国十六年因四王
府门头村吾教中贫寒者多凡遇死亡皆无处殡葬又由马少宸马子清马仲候及刘德寿彭湘等各处捐募及寄居黑龙江之仉宝山兑来银壹百元购买李荣李顼
地一段计地八亩作为义地坐落在鲍家窑北支银叁百贰拾元呈报转移及官仲契纸并税契登记仲费完粮等支银壹百壹拾柒元肆角计共支银肆百叁拾柒元
肆角各处助银肆百贰拾肆元叁角计不敷银拾叁元壹角此款亦由马少宸乡老捐助嗣公同议定暂以义地收入十分之八津贴阿訇以十全之二归寺中零用不
得妄为变更十八年马少宸等见殿宇倾圮房屋渗漏又由城内乡老及本郡乡老捐助遂赎回哈青山前典寺中义地三亩柒分此地坐落在桃园迤西支银叁拾元
寺中各自油漆支银伍拾元整理水房子并修理各处支银贰百壹拾元立碑支银肆拾元共计支银叁百叁拾元叁次统计支银壹千伍百玖拾陆元叁角肆分今寺
内有大门一座大殿三间东房三间为接待室又东房二间为老师付住室又东房一间为储物室北房三间为阿訇住室北房二间为沐浴室又北房一间为厨房南
棚一间为中厕七年之间院落扩大殿宇一新凡穆民生则有聚礼之所死则有葬埋之地庶教义由此昌明团体愈行巩固亦云幸矣但寺中器具简陋阿訇不能供
给是又当力求进行庶臻美善而保永久者也昱亭不文谨志其概略云尔
所有捐款姓氏勒诸碑阴以彰善举
马东氏项
本寺永远并无以妈目等情
中华民国十八年十二月




碑背:

民国十二年十六年十八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