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2016-02-25 05:00:17)
标签:

杂谈

分类: 北京城区景观古迹风光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法源寺,起建于大唐贞观年间,迄今已越千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虽然当年的庞大规模,没能重现,但现在的北片规模也是不小,依然够得上宏大。千年的历史,留下不少珍贵的东西,除了宏伟的殿阁建筑外,还有一些仅存的碑石,记录着法源寺的不少历史信息。只是有些碑石经过风雨的侵蚀,石皮剥落,字迹不清,有的还残碎后拼接上,所以碑文难以完全,不过,就是只言片语,也能让人感应到历史的趣味。

    法源寺碑石分布在钟楼前后和大雄宝殿前,钟楼处有十一座,大雄宝殿前有六座。本文就大雄宝前的六座,以飨朋友。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大雄宝殿前东边碑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东一碑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正面碑首:御制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碑身有文:

御制法源寺碑文

    都城宣武门西南有古刹曰悯忠建于唐贞观中迄今千年有余载历为秉受戒法者所依止我

世祖章皇帝命建戒坛

圣祖仁皇帝赐

御书额匾曰觉路津梁曰存诚寺有藏经阁题颜亦

宸轮也雍正十一年五月发币重加修饬至十二年二月工竣梵宇崇阁禅庐周修因复赐额为法

源寺朕惟如来演说经律论三藏两律居其一又说戒定慧三学而戒居其先亦如宗门有衣

钵之传焉威仪三千细行八万人以为戒在是即法在是未知其法之源也即谓摄心名戒亦

只知心之说而源仍未及知矣盖心本无体何者是心法亦假名何者是法则源不可不达矣

教不云乎识也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未心源本是湛寂虽尘尘然入而湛寂者自若总心心不

住而湛寂者亦自若故曰□生无灭如如不动苟达乎此虽当万法而不见一法不见一法而

全摄万法如是持戒则□无等戒而达无上觉矣钜而忠国孝亲制行立事细而饮食起居日

用常仁何一足自此源□出自然真实无伪者乎统世间出世间之大源不可名同何况于异

宁独沙门橭子事哉

皇考推本

皇祖劝善至意书存诚□颜揭示万古达源之要朕仰礼渊旨昭□□学期共达心性之本源亦国

家导民为善之□□也叹之

  大清雍正十七年□月二十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一级臣邝尔万奉

  敕敬书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碑背影:无文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有趣的碑座四面雕: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东二碑:石皮剥落,碑文不全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正碑首:敕谕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身留文:
圣祖谕旨廉体

天地保民之心恭成

皇曾祖考之志刊印大藏经典颁赐天下周

    流传兹以一藏安置崇福禅寺永充寺典

    □□□□□□□□□赞扬上为国□□

    □□□□□祈我祖须敬奉守护不□□

容闲杂等人私借观玩轻慢亵渎至□□

坏遗失人在违者必究治之谕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背影: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首:敕赐崇福禅寺之碑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后碑身:
赐进士出身朝列大臣

嘉议大夫太常

皇明

天命有

太宗皇帝启建北京于今四五十年  恩泽涵濡□□□□□□□□□□□□□□□□□□责臣□□□□□□□所建造以为功□

山数十里之间宫宇相望而城之南八里许曰崇福禅寺□□□□□□□□□□□营之寺旧名□□□□□□□建历岁既久□

焉寺僧相为道始末且言欲修建而力不远之故公既然与二三同志谋而新之于是选材庀徒晨□□□□□□东殿前天王殿

佛殿东曰药师西曰无量寿三门迥廊钟鼓之楼庖湢之房斋宿之庐厩库之所以次完善而凡圣像庄严姿威彩画争璟日用所云

垣树以嘉不瓌璋壮丽之观视昔有加经史于正统二年四月八日迄明年五月初五日落成焉事

闻敕赐今额仍命相瑢为住持越八年而有大藏经典之  赐既为龛以虔阁之公于是仰而言曰吾以一介微末恭荷

列圣天地覆载之恩益隆益厚顾何以效犬马之报惟是佛法广大明有因果谨管兹寺为祝  厘之所上以祈

圣寿于万年下以资群生之普渡庶几吾亦得以沾福泽于万一而大幸适蒙

  赐经于兹不有文字纪述之将无以垂久远乃以属予公交南演州人也世为宦族永乐中以选入

  内廷遂蒙  眷遇历事

四圣宠渥日优盖公为人聪敏精砺而翼翼小心未尝一日舍所事以自遐逸故能所至有功先是尝奉

  命刊印佛道藏经及五伦书五经四书三教之典动以数年万卷咸以为是役也未可以岁月计而公董之不四年告成焉其余大者如此则推其余力以及兹

寺宜其成之不难也窃尝以谓佛之法兆以导人为善而已忠与孝善之大者也忠以事乎

君孝以持乎身佛之法有如于此哉公尝先世之念兢惕自守不敢一毫纵逸而惓惓事

止之心四十年犹一日其余忠与孝可谓两全者其所以保禄位之未艾传声名于悠久宜也所谓同志者曰张文锋曰黎文遥曰吴德曰陈安岭曰□□□□□

可隆皆尝助之赀而始终经纪者则公也既为书其事于原因缀之以铭曰

  都城西南  金仙之宫  复阁重门  言言崇崇  有如新规  无隳旧功  谁与考兹  曰惟宋公  公官内廷  历事

四圣  于昭我

    益笃  恩命

天地之德        何以答之  一念忠诚  于焉助厘

□□□福        锡之经典  上垂万言  浩泽敷演

□□□□        □□□□  □□□□  以咏其贤  公曰小臣  莫克是□   昼夜匪躬  怵惕战兢

                                                                              三风清穆  佛日辉映 悠久无疆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老得碑座: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东三碑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正碑首:重修崇福寺碑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身有文:
重修崇福禅寺碑记

  赐进士第谏议大夫国子监祭酒前春坊谕

国史编修东宫讲读                              金方从哲撰

赐进士第翰林院检讨徵仕郎              人张邦纪书

钦奉直大夫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直起居注馆   燕张大续彖

  都城宣武门南不数里许有古刹名崇福即唐之悯忠云肇自贞观间逮至德初史思明伪降勒石纪颂遗疏虽至今在乃贞观

  剏置之由止考已历宋元以来未尽毁灭我

明正统中宋贵壋营葺之请额

崇福暨今百八十余年渐就颓圮先是住持明玉发愿重修募请善信京师庄左吴应者若干人檀越联名捐数百金具鍤畚往替

厥事经始于万历辛丑越岁而工告成塑像殿庑同垣方丈悉鼎新焉钟鼓楼则增修其久废者睹制完美岿然一方钜丽余门人

改补之述其事以记请余虽不娴于文苟能辞命顺释氏自后汉时大国明帝立精舍以处之真教尚未盛萧齐而后事佛渐谨

于是释教与儒兴互行而此争向慕矣彼其徒即广张果报之说岂化簧鼓愚俗亦虽是诱人于善之须今浮图殿宇遍天下言响

者舍施所甚爱与所不忍舍者从而崇饰之求获福于将来夫独不闻释氏言乎如悉得阿耨多罗三获三菩提曰以无所得故而

得舍利弗得阿罗汉道亦曰以无所得故而得云何福果以求故而得天拉轻施响瑞便是法门见闻恐怖足发善念故闻雷霆之

声者輙自循省其咎履岩壑之险者来有不战兢其心刻木为吏非吏也而见者恐画地□□非□也而行者避土木与衣冠之咸

致敬焉贵人搔首而游于市间人不让路乃兹如来法祠沙丽庄严都□过穿下仰瞻□□乎不惧然动念也哉动念则顶吴作礼

因敬生悟出迷津登觉妤或有 □□□□□□□举也□□□□□□□□□□□人和凡作佛事各以所有富者以财壮者以

力物者以□辩者……

聂君名光……

万历三十四年岁次丙子仲春吉旦立石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背影: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背面碑首:万古流芳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背面碑身:全是信官、信士人名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大雄宝殿前西边碑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西一碑: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正面碑首:敕赐崇福禅寺碑记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身有文:
      重建崇福禅寺碑记

将仕佐郎翰林侍诏会稽陈贽撰

中顺大夫顺天府丞翰林编修东吴朱孔易书并彖

      距都城南八里许旧有悯忠寺建于唐贞观间代为名刹岁久凋蔽

国朝宣德十年秋中贵宋公文毅奉

  上命施佛经于诸寺过其处僧相瑢为道其始末且言欲重修建工费浩繁力莫能逮公因慨然发

      心乃告于同列阮民福黎文遥杜可隆等共相协赞鸠工市材中建如来宝殿前天王殿后观

      音阁及法堂方丈山门伽蓝祖师堂东西二庑钟鼓二楼香积之厨栖禅之所次第缮完以间

      计者凡一百四十幅雕塑佛菩萨像庄严藻绘无不备具内植佳木外缭周垣焕然一新视旧

      规盖有加焉经始于正统二年夏四月八日落成于正统三年二月谨以事

闻敕赐今额仍命相瑢为住持公因念曰文毅等生长南交获处中夏叨职

  禁近历事

四朝

天地洪恩涓埃罔报深惟佛垂之妙有可感通以故殚心竭虑成此良因爰集僧众量夕修奉仰祝

皇图巩固

圣寿万年一切有情并存

    佛务凡诸沙门之居此者其尚益勤精进振举宗风永永勿替如此庶不负

  朝廷赐额之意而文毅等惓惓图报之心亦有在也且来徵文为记因述梗概如左俾来者有考

   

  大明正统七年岁次壬戊冬十月八日内侍官宋文毅  阮民福黎文遥杜可隆等立石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背面碑首:敕赐崇福禅寺碑记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背面有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背下端是人名: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这碑座也够老的了!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西二碑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正面碑首:敕赐崇福禅寺碑记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身有文:
          重修悯忠寺碑记

        奉议大夫刑部贵州清吏司郎中郭九园撰

        丁卯科乡进士侯奉职书丹

        戊辰选贡中已卯科副榜周绵历彖额

        都城古兰若不可胜数然一语及悯忠寺儿童走卒无不知之初不知其为崇福寺者之记载悯忠

        肇自唐崇福乃今

朝之赐额也夫唐以悯忠名者其义何居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收战士遗骸筑为京观又传为焚经台

    迄今台基尚峙先是万历初年间有住持号琢山法名明玉礼贤好客四方士绅上公车及谒选者

    率多投止一时登高第为名公巨乡踵相接也无可传末易代乃式微甚比有者衲号一天法名周

    暹者号自如法名妙性者号定庵法名道准者共证菩提不忍以选佛场沦为莆草因倡议鸠工亢

    材辇灰于山因甓于陶为鼎新之举一时金碧辉煌焕然改观又僧众戒律精严钟声佛号达旦不

    辍都人士时来皈依游观布金饭僧者络绎不绝夫此招提之几毁而复兴者独一二老衲之力哉

    从来地之与废不常亦犹人之生死轮迥也焉今焚宇摩空颇称胜地而两廊僧众日益消弱大殿

    日就倾圮或者曰气数使然幸有乡僧守拙法名德通即定庵弟子也年近七十戒行为众僧冠且

    恐四大归空一切将不去慨然发心告诸檀那更自捐资余亦随意布施作平等因缘岁在甲戌重

    修大佛宝殿天王宝殿凡破尾颓垣靡不整葺如初今岁乙亥如三世诸佛两壁支佛观音大悲以

    至十八罗汉四天王悉金其容严其相各还唐相本来面目余每过而问焉观其成功因忆其师弟

    后先善果不觉掌喜曰人灵乎地灵乎抑佛菩萨之灵乎总之兴废有时存焉时待人以兴人垂

    时以灵观佛菩萨因不生不灭又不可以兴废论也余刑名欲吏不能文但念先中丞居停之所不

    侅且结就论文于斯颇悉颠未屈指其兴废状以记其事至词之工拙则非所计耳

    大明崇祯十四年内装次辛已仲春月                吉日立  文元子书  燕山翟文魅镌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背影: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背面碑首:万古流芳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身有文:官职,庠生、信官、信士等人名…………落款是:文元子吴从周沐手拜书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不同一般的碑座四面雕: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西三碑:这块碑可不一般,是乾隆御笔碑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首:御书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精雕的座四面: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正面:是乾隆御笔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上坎是彖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碑身经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有菩萨行深若波罗密多时召见五蕴皆空度一物苦厄舍

       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触法无眼界乃生无意

       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

       智亦无得以无所得圾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罪碍

       罪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

       密多故得阿槈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呪是

       大明呪是无上呪是无等等呪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

罗密多呪即说呪回

    谒谛谒谛  波罗谒谛  波罗僧谒谛  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乾隆甲子秋九月御笔敬书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碑背影:碑首无字,碑身是乾隆的御笔行书诗

    寰古盛京寺,由来称悯忠,隐垂已阅久,因年满难穷,名元法源号,实为象教崇,甲寅剏雍正,戌戊葺乾隆,是日落成庆,切春暖礼躬,所期资福力,寰宇属绥丰。

宣武法源寺碑石纪略(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