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赏潭柘古寺纪影(中路景观)

标签:
军事 |
分类: 门头沟景观古迹风光 |
游赏潭柘古寺纪影(山门前景观)
一、潭柘寺道口略影:1、道口牌楼:牌楼背影:
红墙通道:
古松迎面:
迎客松影:
潭柘寺前“元宝山”:
2、道口牌楼内的岫云居士墓:




3、潭柘寺前高台上的“嘉福宾舍”:


有联:福地有情留佛客,嘉宾无处不禅心!

老槐树下的大铜涮锅:

二、潭柘寺前牌楼:牌楼前广场:

东侧文保碑:

西侧“潭柘大典”碑:

牌楼前后古松浓郁:



牌楼正面隐遮在茂密的松枝杈间:正右有匾“翠嶂丹泉”:

背面还清楚,有匾“香林净土”:

牌楼内西侧是“佛意在身”佛寺用品店:有联:常来福地参禅理,遍访名山续经书!

东侧是“旅游接待中心”:

三、潭柘寺前碑:

东侧碑“

西侧碑:

1、东一碑:素心如意圣念碑。正面有字,背面无字

碑首、碑座:

碑身有文:京都顺天府宛平县彰仪门外大井村众弟子诚启素心如意圣念碑记
香首:人名……
大清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吉日立2、东二碑:龙胜会碑,前面碑文看不大清楚,后面碑基本看不见什么!
正碑首”龙华胜会“:
背面碑首”岫云芳名“:(前两字有些看不清,不知对否!)
碑座影:四面不同雕刻,一面无法拍!
前面碑文看不大清楚:有:……道场碑记
西山潭七岫云寺锦公以乾隆四十有五年七月望日兴亮
……经庭讲官议政大臣礼部尚书菅理太常寺事务兼总管内务府大臣……3、东三碑:楞严潭会碑
前碑首:楞严光会
后碑首:万古流芳
碑座雕饰:
前身碑面:由于碑面石纹如云密麻,又色彩斑斓,文字虽大,但也不好看清。但有:楞严潭会记
楞严为华□□□□不可思议……山白半及以一
大清乾隆二十五年
背面有字也看不出来什么!
4、东四碑:潭柘岫云寺募置香火田碑,后面无字
前碑首:万古流芳
正面碑文勉强看清,但首行前不清。有文:
潭柘岫云寺募置香火田碑记
□□□□□□□□□□□□□□而闻之□□背管人曰自适效虚无寂灭之旨而不知返至其众生广会方丈以为座梵夹以为筵
顾之□合之有洞堂书院之有山与群翠搏暨相视而善然非资之以衣食之源则修业必不坚而其绪或不久而替盖得养而后教可
行惟释民有不能外此者矣
抓盗忽落林栖之始在晋曰嘉福唐改名龙泉游人直谓之潭柘潭先柘柘先寺今枯株复以亭者也灵异既多人天宗仰四方之打□
持盗至都充溢选场粥版每虞不继寺僧来琳受戒时苦持宏愿思所以振之自雍正八年至乾隆三十年置民田及民自舍田旗人自
舍田共一百五十顷而旗田不得与民授受每四十二亩为一绳六亩为晌其间间有隐占丈量点对文今日严所舍田又散处各州县
畸零穹远科勘不易琳得请于户部以例免于丈量下宛平县复按亩数永作寺产有私相售者罪之爰伐石树碑而乞余记其颠末忆
予扈
衲今之琳与昔日之琳不异此无论其卫道之笃且专而力出已而不以自私要亦恒情所难而士君子有取尔也虽然旗民之所以乐
从不倦者岂惧此青龙之潭黄连之树妙严礼拜之执灵迹有或替与抑果请福田利益之可幸致与予闻西山诸寺多创自胜代内官
其有毁除后之人不加爱惜若潭柘之基大显于唐华严尊宿为兹山净土康熙中奉
所出云云章烂然辉映日月为之肃容再拜而后敢仰视者况遇我
足区区之困固在此不在彼矣而琳之诚适足以动之斯得由与寻常募置者不同日语也孟子曰有恒产者有恒心间考天下郡县学
田雍正初三千八百八十余顷今至万有二千顷而直隶得其什之一其余书院义学皆有田以相养故弦诵起而教化行以于观琳之
所约惟欲利济且一宗之教遂竭力以谋所养而获底于成彼逸居苟食不知学者之急治生与夫漫视且学田而不为之所者不诚可
魏与子故质言之以复于琳且以为学宫师弟子劝来琳字
赐进士出身
诰授光禄大夫
经筵讲官吏部左待郎正黄旗汉军副督统总管内务府大臣兼管国子监事务吉林德保撰并书
乾隆三十三年岁次戊子四月 碑侧影:
碑座影:形象的“王八驮石碑!
5、西一碑:
碑首有文不清楚:应是岫云寺龙华三会
碑文勉强读下来:
岫云寺龙华三会记
……政使司通政使乡若霭彖额并书丹
善财行善来种住入华藏法界替法圆通不可思议而因果庙政于五十三参后□□之启有
龙华之会期于化含群有泽溯□□敬而信之利而兴之仪文法物盖来有若斯之盛者也立
三世之孙亲咸流裕设事法之要方浸浮生财无伤于国经且有种代完□□□紫之以觞□
曲诚氏过矣抑从来福果胜因必□与地为之督她非功大则月庄严家著人非真难胜愿力
艾深有见地有其人而又时当清宴民物滋岂人之陟事也易而求福者屠夫酬后不劳另事
集状则此会之举岂偶伏十载岫云本灵幽福地住持振公监院印公梵行酬备山僧千亩或
身请命□□□□此奉清规地就其卜宗风遐播冠晃一时而乃因时这盛徇人之情合志而
倡此举湖观□□日集千人授币散钱自朝及午尚风恐徒一举于雍正二年田徒再状于众
雍正三年乙卯至乾隆六年辛酉三会则令监院琮璋琳窑之洞音也琳公才视起卓不屑与
狂褴福当祀公涅磐时执其手而以此事属之盖印公之愿方深矣而琳公□□之法推印公
之心逐能接据以竟其所求竟了其所未了且故信母恭之至仪文法物之□准之当已有过
兴不火此岂何不谓信道则两施利博者与然两琳公芳身有必方折折然归华于下人现两
兴迎之是之都余不敢□□□有事至者事之朝光觉者后觉之路从来功德之盛极行无量
后碑首,后碑身:有文实在看不清楚!

与东四碑对称的”王八驮石碑“:

6、西二碑:从碑首上看,应是功德碑,但碑文实还看不清楚!

正面碑首:万古流芳

背面碑首:字迹不清!

背面碑身:有字十分模糊。

7、西三碑:背面无字

正碑首:同善如意老会碑记

碑身有文不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