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惠寺”
标签:
育儿 |
分类: 海淀景观古迹风光 |
关于“普惠寺”
一、中塔公园略影:
原来这儿就是树林绿地:
经过修饰,成了公园:
休闲半月廊:
趣味活动区:
趣味休闲凳:
林中小广场:
茂盛的狼尾草:
暗香飘逸玉簪花:
二、小天鹅公园略影:原来中路边三角地,现在小树林成了大树林,也成了休闲地。
公园两侧铁花栅:
休闲小广场:
密林树下休息处:
别样牡丹花:
园前路:
三、关于“普惠寺”:
普惠寺社区:
进社区大门,就看见有碑,有古银杏树:
1、普惠寺遗址碑:
碑置在社区的一个小圈里,别看圈不大,还挺热闹,有小贩,还有休闲的社区居民;
这里的居民很有礼仪,见我拍照,赶紧起身给让开了镜头:
这不是古物,但也十分珍贵,别的地方,找不到“普惠寺”的相关材料:


碑虽新立,但字迹脱色,有些不清楚,但还是能看下来。全文如下:
普惠寺遗址碑记:
京都三千余年,城垣屡迁,辽金大内在今广安门之南。城西北有玉河乡
之水村,水年林密,景色绝佳,辽借于此地建寺,辽以东为尊,故此寺东向
松下有幢,锡《沙门奉航塔记》,辽帝常出巡驻跸于此,故此寺称驻跸寺。
金代开金口河,修钓鱼台,遂为风景胜地。十三世纪初,蒙古人入燕,已酉
(一二四九年)断事官元奴又于殿前立石幢,刻陀罗尼经,朝贵名士常会此。
受名普惠寺,嘉庆一六年,御用监太监蔡秀恭,住持法王等捐资重修,碑文
称此之泉源经常,一脉珠峙,之膏丰腴,川原来廓,草木茂密,苍翠交荫,
殿宇重檐之角,木门石槛,法像全碧霞彩,丹青耀日。上上、天王、大雄
伽蓝、祖师各殿齐备,禅房、方丈院俱全,寺后墙围百余丈,为刻寺极盛时
期。明末兵连祸结,香火稀少,至清代,日渐荒圮,清末已无僧人。
渐大,房舍连延,古寺空留其名。石日风貌不可寻矣。
一九八六年,北京市郊区旅游实业开发公司开发普惠旧址,历经五载,
建成住宅楼六万余平方米,民士居住条件豁然改观,施工出土石刻数件,金
末元初石刻经幢附立于此,明《古刹普惠寺重修碑》移存五塔寺。
感慨系之。北京市旅游建设开发公司和北京市旅游建筑公司诸热心保护文物
古迹之士,公议建碑,以昭告后人。
公元一九九四年九月三十日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