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峨眉伸展功十二式全套动作分解(二)

(2022-05-05 19:06:20)

峨眉伸展功十二式全套动作分解(二) 大兴木土 2022-05-05 第七式  双角式 伸展的初级次第(一) 第一次第:形体伸展法      伸展,是伸展功的主题,也是伸展功的要点。随着练功者练习的不断深入,伸展也有不同的方法、目的与意义。伸展的第一个初级次第是形体伸展法,是习练者在刚刚掌握伸展功的练法不久,这时习练的重点在于关节、肌肉、韧带等身体部位,以及整个躯体的伸展,这个阶段只要做最大伸展就可以,气功、导引、太极等所说的放松、柔和、圆、圆活连贯等都暂时不要理会。对于初学者,这个次第的练习是比较辛苦的,也是最容易体会到练功效果的阶段。            中华文化 双角式主要是针对脊柱以及身体的前面、身体的后面乃至全身进行伸展的练习。人体的脊柱,就像是生命的脊梁,支撑着我们生命的全部,脊柱既需要“坚硬”以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柔韧”以保持良好的弹性、减震与灵活的运动。从锻炼和健康的角度而言,两臂与躯干之间形成的角度越大越好,而上身与两腿之间形成的角度却是越小越好,可以说这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双角”。所以双角式的练习,不仅对于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有很好的作用,而且由于关节、肌肉、脊柱等的伸展与牵拉,进而会对内脏以及呼吸等产生极大的良性刺激。       部分动作预览    1、抬臂塌腰    2、下蹲前俯   3、双角形成    4、头身后仰 保健功效 1、伸展脊柱   塑身美形 2、调畅阴阳经脉     3、防治腰脊、胸腹、四肢多种疾病 重点提示 1、按照步骤、次第进行练习,是掌握好这个动作的要点。每做一个动作的时候身体其他部位不能动,即使很难也要尽量做到。 2、把这动作分解得越清楚,屈伸对比就越明显,导引的效果也就越明显。 3、头部尽力俯、仰,可以有效控制气血通过的速度与流量,是典型的通过肢体“导引”,而控制体内气血运行的动作,需要细细体会,认真习练。 4、双角式是伸展功中难度、幅度最大的一个动作,习练者要掌握好分解练习的方法,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好锻炼的强度。          第八式  腰胯式 伸展的初级次第(二) 第二次第:两点伸展法     在第一次第“形体伸展法”的习练熟悉之后,可以开始第二次第“两点伸展法”的练习。“两点伸展法”就是要在所有姿势与动作中,找到身体最远端的两个点,并使这两点向相反方向伸展。“两点伸展法”又名直线伸展法、内劲伸展法、矛盾力伸展法。      在这个阶段的练习中,我们的意识只是放在了身体最远端的两个点上,并且只是这两个点向相反方向“用力”伸展,身体的其他部位则尽力“放松”,不要用力!细细体会用“最小的力量,做最大的伸展”和“在伸展中放松,在放松中伸展”。        中华文化 腰胯式主要是两手叉腰进行腰胯的转动练习。人的腰部,联络着躯干与下肢,人体的重力通过腰而传导至腿足,腰腿的力量也通过腰腿而传达全身。从丹道医家与内丹学等理论角度来看,腰部为“周天搬运”气脉在背部循行的“辘轳关”,无论是背部、腰部的疾病,还是腰部、腿部的疾病,按摩和点压辘轳关都有很好的作用,它是练功、导引、养生之重要部位。两手叉腰也是用两手的大拇指点按在“辘轳关”这个部位,借助腰胯的动作,对按压的部位进行点压和刺激,从而可以起到壮腰、健腿和补肾的作用,同时还有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的奇妙作用。     部分动作预览   1、叉腰点穴   2、转动腰胯 保健功效 1、滋阴潜阳   补肾养肝 2、舒筋活络   强健腰腿 重点提示 1、腰胯转动时,借腰胯转动及拇指按压的力量,对“腰眼”做较大的刺激。 2、腰胯转动时,两脚位置固定不动,且转动幅度宜大,速度宜慢。 3、“按压腰眼”这个动作有非常微妙的功效,需细细体会。      第九式  旋膝式 伸展的初级次第(三) 第三次第:两点位移法      在第二次“两点伸展法”的习练纯熟之后,可以开始第三次第“两点位移法”的练习。两点位移法,是在第二次第两点伸展法的基础上,在不改变原有姿势或动作的前提下,在演练过程中体会不同姿势、不同动作中不同的两个点以及这些点的移动路线和变化细节。移动路线就是内劲的变化路线,更深一步地讲,也是内气的运行路线。 如果这一步的功夫习练纯熟,可以洞观人体内气的运行以及内景气脉的变化,甚至感知人体经络系统及其细微的变化,所以这一步又称为“内气伸展法”、“内景伸展法”。功法练习到这一步,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内景导引、内功、气功。      中医智慧 旋膝式主要是针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练习。膝关节,是人体中构造非常复杂的一个大关节,也是一个非常脆弱、极其容易受到损伤的关节,人的衰老首先从腿的衰老表现出来,而腿的衰老很多体现在膝关节的衰老上,所以保护我们脆弱的膝关节,也是健身养生、延缓衰老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们的膝关节和踝关节周围分布有很多穴位,尤其重要的穴位是分布在膝关节周围的“合穴”和分布在踝关节周围的“输穴”、“原穴”,它们对于脏腑的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经常转动膝关节、踝关节,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促进经脉气血的运行和增强脏腑生理功能的作用。 部分动作预览 01内外转膝 02左右转膝 03屈伸两膝 保健功效 1、提高下肢关节的灵活度 2、防治髋、膝、踝关节及下肢病痛 3、刺激膝踝关节周围的穴位 重点提示 1、旋转两膝动作过程中,两脚位置要固定不动,这样膝关节转动的幅度才大。 2、膝关节既要做大幅度的转动,又不能使膝关节负荷过大,反而造成对膝关节的损害,这一点非常重要。 3、两手扶按两膝时,让身体的重力尽量通过两臂传导到两腿,再传导到地面,这样可减小半蹲时膝关节的负荷,起到保护膝关节的作用,尤其对膝关节已经有病患的人更为重要。       第十式  展腿式 观的层次      观,是指习练者对身、心、行、境的观察,在导引及观的练习过程中,对所观察到的一切都不要有好坏、对错的分别与喜恶,面对变化,只要静静地观察就好,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观察者、欣赏者。观的前三个层次的练习方法: 第一层次:观形。在练习中,静静地观察每个动作,了解参与伸展的身体部位有哪些,及这些部位又有怎样的反应和感觉。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和提高,试着体会在动作伸展得越来越大时,而参与动作完成的身体部位和力量却变得越来越少。 第二层次:观气。在练习中,静静地观察每个动作过程中呼吸、气血的细微变化和运行。     第三层次:观神。在练习中,静静地观察每个动作过程中思维、情感、心理的微妙变化。      通过观的练习,逐步理解动作与身体每一个部位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体悟功法中每个环节的真正内涵,并逐渐认识到动作、呼吸、心灵与“气”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而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华文化 展腿式主要练习伸展后腿的前侧,同时使脚趾、脚掌得到充分的锻炼。俗语云:“筋长一寸,寿长十年”,从健康的角度而言,我们应该经常做这样伸筋拔骨的练习,使气血畅通、筋肉柔软而灵活。另外一般来说,我们的脚趾、脚掌因为不够灵活而很少得到运动与锻炼,而这一式中前腿弯曲下蹲成“弓步”,后腿伸直、前脚掌支撑成“箭步”,在展腿、开胯的练习中,箭步腿脚掌心的涌泉穴得到了相应的刺激与锻炼,可以起到改善睡眠、益智补脑、消除疲劳、补肾壮腰、强身健体的功效。       部分动作预览 01扶膝展腿 02托掌展腿 03抬臂展腿 保健功效 1、美化臀部及腿部线条 2、提高腰腿部的柔韧性 3、防治腰腿部疾病 重点提示 1、前腿屈膝的幅度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两手扶按在腿上,可以减小膝关节的负荷及运动强度。屈膝腿脚跟不能离地,伸展腿尽量用脚尖着地。 2、展腿式的重点是伸展后腿的前侧,以及胸腹等身体的前面,一定要体会到相关部位伸展的感觉。 3、此式3个分解动作是逐步加大幅度及强度的练习,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状况自行调整幅度和强度,不可勉强。      第十一式  仆腿式 盘坐的重点     盘腿坐,不仅仅是佛家、道家静坐修行的基本功夫,同时也是气功中最常见的一种练功姿势。人们常说:“百练不如一站,百站不如一坐”。可见坐的重要性。盘坐,有利于收心、宁神;有利于减少气血及能量的消耗,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消除疲劳;有利于提高下肢的柔韧性,原创于公众号峨眉传承,尤其对于改善膝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有着很好的效果。     盘坐的具体方法,有自然盘、散盘、单盘、双盘等很多种类,但最重要的不是采用哪种姿势,而是看能否坐得住、坐得久,所谓“久坐必有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盘坐的姿势还是有些难度的,尤其是对于下肢及膝、踝关节柔韧性差的人,多做伸展功,特别是多做仆腿式、展腿式、腰胯式等动作的练习,有助于盘坐姿势的完成。    中医智慧     仆腿式主要是针对两腿的内侧进行专门和充分伸展,是借用了武术中“仆步”的姿势进行腿部内侧的伸展练习,此式练习也是“开胯”的练习。在传统武术、气功当中,髋关节是全身重点练习的两个部位之一,“开胯”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练习,只有把胯部打开,髋关节才能灵活自如,原创于公众号峨眉传承,身体的力量才能顺利地传导至两腿、两脚,同样,两腿、两脚的力量也才能顺利地通过胯而传导至腰,甚至传至全身。仆腿式还可以有效增强踝关节的柔韧性,防止踝关节扭伤的发生。 部分动作预览 01横裆步展腿 02扑步展腿 03捉足扑步展腿 保健功效 1、提高两腿的柔韧性 2、增强髋关节、踝关节的灵活性 3、防治下肢关节的疾病 重点提示 1、仆腿式的3个分解动作是逐步加大幅度及强度的练习,若完成有困难时,可以自行调整幅度和强度,不可勉强。     2、仆步展腿时,两脚位置不能移动,两脚始终贴紧地面,并体会伸展腿内侧伸展的感觉。      第十二式  左顾右盼式 导引出健康 传统医学理论认为,健康的概念是身体、心理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运动的角度,我们提倡“形气神”的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不良损伤与结果。运动不能脱离身体,不能脱离“形气神”三位一体的运动理念。形气神三者之间相互牵制又相互影响,形的改变决定着气的运行状态,神的变化决定着形的构架基础,气的运行又决定着形与神的根本状态,所以要求“神与形合,形随神动,气随形运”。 纵观中国各个流派的养生方法,几乎所有的修炼方法都是要求身体放松、心灵入静——儒家的“坐忘”,佛家和道家的“打坐”、“坐禅”都是进入这种状态,令生命最大程度的降低损耗,元气得以最大程度的节省和保存。所以,养生家们创造出各类的导引术,通过肢体的导引、呼吸吐纳和各类意念活动来调节身心,使之达到疏通经脉、气血通畅的目的。这种动作幅度大、运动速度缓慢的运动,才是最合理的运动方法,也是现在的体育运动、竞技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医智慧 左顾右盼式是峨眉伸展功的最后一式,这一式动作使我们的脊柱,尤其是腰椎得到了拉伸。由于人体的直立,给脊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况且现代人经常维持同一姿势工作、学习,或长时间站、坐姿势不正确,导致脊椎小关节紊乱,严重者甚至导致生理曲度的改变。所以“向前钻,向后看”的左顾右盼式,让脊柱在旋转中拔伸,每天能及时给脊柱缓解压力和复位,可有效防止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     部分动作预览 01俯身贴腿 02左顾右盼 保健功效 1、调理全身筋骨经络 2、自我矫正脊椎小关节紊乱 3、减脂肪 塑身形 4、防治腰腿部疾病 重点提示 1、动作过程中,双腿保持伸直,两脚不可移动,体会身体尤其是腿的后侧伸展的感觉。     2、俯身贴腿时要用整个面部、胸部、腹部尽量贴近甚至贴拢在腿上,练习的强度、幅度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而定,以免拉伤。     3、做左顾右盼的练习时,要体会头顶与尾闾、尾闾与两脚对拔拉伸的感觉,尤其对腰部而言,是一种在旋转中拔伸的练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