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写诗写诗之乐

标签:
文化时评情感教育育儿 |
乐于写诗
写诗之乐
乐于写诗方能体会出写诗之乐。诗作蕴含着诗人的恬静闲适之情,能把读者带入闲适清幽的环境中, 从中感受着芳草的清香,泥土的芬芳,春雨的烂漫, 海潮的吟唱。
写诗贵在启迪灵魂,重在开悟人生。通过创作,使人获得新的认知,从中享受美好生活。诗意作品,就是最高端的文学作品。有人说,生命如歌,那是因为他历尽山河;也有人说,生命如河,那是因为他尝尽甘苦与波折。无论是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还是崇山沃野,大江大河,诗人的笔墨触及的地方,就是含有诗意的地方。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诗意人生,就是高端人生。站在山巅与日月星辰对话;潜游海底,与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对话,和每一株草私语,方知宇宙浩瀚,自然可畏,生命可敬。
好诗脍炙人口,让人百读不厌。诗,是一个开阔的世界,里面有着诗情画意;诗是一杯美酒,饮后使人心旷神怡。诗,可以让人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写诗是一种快乐,能让人忘却烦恼。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人们爱诗,因为它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我自打上中学时起,就被语文里的毛主席诗词所陶醉,有时心血来潮仿写几句。但对于何为诗、如何写诗,一无所知。然而,读着自己的这些类是顺口溜,又类是打油诗的作品,总是心旷神怡,沾沾自喜。
其实,自己所写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即时的想法,突然的冲动,想说点什么,想写点什么,于是就把这样的想法变成了文字。至于写的东西算不算诗歌,也说不好,但总有一吐为快的感觉,话说出来了,感情表达出来了,就有一种轻松感,也就从中得到了乐趣。
可能是在乡野生活时间长的缘故吧,二十岁之前,几乎没有出过远门,直至现在,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所以就会生出很多的感慨,有一种极想抒发的冲动,也因此写了不少关于乡村题材的诗作。
读诗、写诗都是一种快乐。当我们读着它时,心中充满了愉悦与欢乐。人们的生活,就是一个个音符组成的。有了它们的伴奏,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写诗,是用文字的清香抚慰人们的心灵。诗,带来的快乐是无法估量的。一首好诗,可以使我们心旷神怡,如沐春风;也可以使人茅舍夜灯,如醉如痴。
诗不是熬出来的,不是苦思出来的;当然,苦吟诗人不是不可以,但是最好的诗绝对是从灵魂深处流出来的。就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词写作给了人们心灵最大的慰藉,用拙笔记叙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看见美好景物时,有感而发的情怀,或偶有不快时,笔端宣泄着不满。把所有的乐与愁寄挂在文字里,任四季更迭着不同的色彩,任光阴流转,我依然用捕捉美好的眸子、守望在诗情画意的渡口。让心徜徉在诗词写作的海洋里,我渺小如一颗沙粒,在潮涨潮落的音符里唱着欢快的歌谣。
写诗没有陈垫的闲气,只能练就况达的心胸。当一个人在迷茫的时候、在遭遇的情感困惑的时候、处于社会及家庭内外压力、导致精神麻木的时候;这时拾起笔、整理思绪,让压力倾泻为诗。当作品从灵感构思到成型之时,压力会随着自己的思维转移而释放,所以说,写诗的人会随着境界的提高,心胸逐步豁达。
人生境界的提高在于开悟。开悟是在脱离记忆、跳出思维的那“一瞬间”完成的。有很多人,瞬间开悟达成的思维方式,只因人的“习性”太重,所以会以为通常经历的、才是所谓正常的。致使享受不到开悟带来的成果,摆脱不掉生活琐事的烦恼;所以说,这类人只能在低层次中徘徊。
人类的进化的水准,在于开悟的程度。开悟是一种对生命、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深刻认知和理解,是人类对于自身内在潜能的觉醒和开发,是一种修行和成长的过程。
在开悟的过程中,人们会逐渐摆脱对于物质世界的执着和束缚,认识到人类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相,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开悟是一种进化的方向。在开悟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发现自身的潜能,超越自身的局限性,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化。
一个人被烦恼缠身,于是就会去四处寻找摆脱烦恼的秘诀。读诗、写诗也是一样,当读到一首好诗的时侯,心灵会顿时受到震撼,当琢磨到一句、或写成一首好诗的时侯,心胸会格外敞亮。这种震撼,这种敞亮就是开悟,这就是哲学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突变;所以说,开悟只在一瞬间。
创作,就是启发自己的灵魂,开拓自己的思维,从而醒悟人生。人类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是渐进的,这个渐进关系着家国命运的改变。英国有句话:培养一个绅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改变家族命运,甘愿从我做起。写作就是创作,创作就是挖空心思、启发灵魂,进一步提升认知能力的过程。诗,是从灵魂深处流出来的语言精华;所以,只有启迪灵魂的的诗作才是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