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招来嫉妒嫉妒滋生怨恨

标签:
时评文化教育健康收藏 |
优秀招来嫉妒 嫉妒滋生怨恨
清代著名诗人郑板桥曾经写过这样的话:“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意思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显得过于聪明,即便是很优秀,也希望他能够收敛光芒,这样可以尽量避免遭遇灾祸,做到很高的位置。
过于优秀的人容易遭到别人的嫉妒。有嫉妒心的人,很容易发现别人缺点的。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优点越突出,缺点也往往越突出。因此人不要过于优秀。
过于优秀的人往往不能合群,因为大家不愿意和过于优秀的聪明人在一起,他们没有一种欣赏的眼光,而且有一种自卑的心里。过于优秀的人往往会很孤单。试想,如果别人和你相比处处不如你,他自然不愿意和你站在一起。这还没有算那些有嫉妒心的人,他们的破坏力是惊人的。
有些道理是再明显不过的,但是人们总是视而不见。可能人们没有意识到,但是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人们往往对强者的毁灭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而对弱者总是无节制的同情。正是这种心态的作怪,要求人们必须学会收敛自己的光芒。
什么总有人看不得别人过得好呢?事实上,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比如参加同学聚会,你发现之前一个长相普通,平时沉默寡言,甚至成绩还不如你好的人现在工作各方面都发展的比你好,在祝贺的同时,你是否心理也有点不舒服呢?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心理落差,对自己目前状态的不满意,对别人的羡慕。这说明你对未来还有期待和幻想,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这种情感表现是正常的。在聚会中间,你和其他同学一起聊天,有一个同学暗暗嘲讽那个发展的好的同学,总是说起以前上学时他沉默寡言的样子,还说了一些之前他被老师批评过的糗事。
这种行为就已经超过了正常的嫉妒心理,朝向一种扭曲的心理发展了。虽然那位同学发展的好但是并没有去抢夺其他同学的资源和机会,而是靠自己的能力,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被人在背后排挤了。
这种情况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读书时,工作中;有人做的好,身边的人不提供帮助也就罢了,还会去阻碍别人。这就是“螃蟹效应”。
如果你去湖边抓螃蟹,当你往桶里投下第一只你抓的螃蟹时一定会用盖子把桶盖上,但是当你陆陆续续放入更多的螃蟹时,就可以放心地把桶盖拿掉了,为什么呢?
如果你留心桶中螃蟹的情况,就会发现,当一只螃蟹往出口爬时,其他的螃蟹也会跟着一起往外爬,因为后来的螃蟹也想早点爬出去,就会扯住前面螃蟹的腿,最终一起又落回桶中,如此反复。
这种情形描述的就是“螃蟹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如果我不能拥有它,你也不能”的心态。
嫉妒你的人,也会过度关注你,处处针对你与你比较,如果并非是恋人关系,一个人过度的去关注你,这并不是一件好事。等你获得成功,当别人对你夸赞,他那双盯着你的眼睛中就会出现愤恨,他的内心里就会承受十分的煎熬。
而为了排解自己的愤恨和煎熬,他便会处处针对你,处处与你比较。当他比不过你的时候,嫉妒就产生了。
当然人活一世,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顾及别人的情绪,毕竟我们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也更不可能因为想要别人心理平衡,而去故意降低自己的能力。但是初到一处,我们要切记,不让自己锋芒太露。这样真的很容易遭到嫉恨,受到打压。
如果在一处压抑劣质的环境下,我们就要学会韬光养晦,待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出奇制胜。生活中就是有些人见不得别人好,他们的宗旨是你过得怎么样我不管,但不能比我更好。
当你发现一个人开始莫名的针对你,那他必然是已对你嫉妒很久了。做人,除非你碌碌无为、人畜无害,否则即使你不想去害别人,也总有人在盯着你。故,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生活里,朋友之间有很多暗自较劲的场景:朋友处处模仿你,你买条裙子,她要去买一条同款的;你买双鞋子,她要去买一样的;你买包包,她也要搞到像要跟你竞价投标似的,反正你有什么她也要有什么。
两个结构差不多的家庭,房子买在哪个学区要比,车子什么牌子要比,孩子的成绩单、各种才艺也是要比的,谁落后谁心里不是滋味。大学宿舍里,他们都在聊天看视频,你却一直看书,有人就故意把嗓门拉得特别大分散你的注意力,看你怎么当学霸。
用日本堆理小说家,东野圭吾《恶意》里话说: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幸福都是原罪。较劲会滋生出嫉妒、怨恨以及无穷的焦灼不安。一段友谊一旦开始较劲,会由甜变酸、由爱变恨。
较劲的友谊迟早会失去,不较劲的友情是双赢。
倘若你身边的人,经常如此待你,别怀疑,他其实就是在“嫉妒你”。如果无法化解,就选择远离。当然,嫉妒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得好了,可以转化为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动力;不懂得加以调整和化解,这会成为伤人伤己的利器。
一个嫉妒他人的人,很容易被欲望蒙蔽内心,被偏见蒙蔽双眼。日久天长,甚至内心也会逐渐变得扭曲。
当然,嫉妒这种情绪是人类无法抹杀的。品格高尚的人,会滋生合理的嫉妒,而这种力量会转化为让自己奋斗成长的能量;品行低劣的人,会因为嫉妒产生不合理的竞争,他们选择的不是成就自己,而是给他人设下陷阱。
所以说,“嫉妒这东西挺哏,男人嫉妒男人,女人嫉妒女人,同辈嫉妒同辈,同行嫉妒同行;出家在外,同乡还嫉妒同乡。没听说过,山海关一个名厨子会嫉恨起广东一个卖字画的,哪怕这舞笔弄墨的家伙比他名气更大。”
人生啊,当你足够强大,便无畏嫉妒。当然如果有一段关系,让你需要去勉强自己,让你感到憋屈,那我们就可以直白的抛弃它,嫉妒你的人不值得你去为他消耗自己。
古希腊《伊索寓言》里面有个好玩的故事。在葡萄树上,长满了一颗颗熟透了的葡萄。这时,有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树下,看着树上那些葡萄,它实在是忍不住,于是一次又一次尝试着跳到树上摘葡萄。
可这棵葡萄树对于狐狸来说很高,无论它怎么努力,始终都无法得到一颗葡萄;于是,为了安慰自己那充满嫉妒的心理,狐狸只能跟自己说:“没关系,吃不到就吃不到了,反正那葡萄也是酸的。”
习惯嘲讽贬低的人,就是“酸葡萄心理”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这类人,他们习惯嘲讽和贬低他人,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嫉妒心常有之,平常心却难得。每个人心中都存在嫉妒心,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可这就是事实。优秀的人被人嫉妒,可以说人之常情。“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周围的人能不羡慕妒忌恨吗?不要怕别人嫉妒,有人嫉妒说明自己很有价值,这是好事。关键的,别和嫉妒你的树敌,尽量和他们友好相处,需要一些技巧。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一句话:当你和你的朋友都很糟糕时,你很失落;当你的朋友区别于你而取得成绩时,你更失落。真正的朋友,只羡慕,不嫉妒。作为真心朋友,你越来越好,我才会欣慰,哪怕你过得远远比我好,我也只会笑着举杯,和你一同分享这份快乐。
友情要持久,靠的是真心。毕竟人生中谁也不知道明天是惊喜还是意外,若是惊喜,我们一同庆祝;若是意外,我们共同面对。既然是真心,又怎么会对你产生那些负面心理呢?那些动不动就嫉妒你的人,时刻都期待着看你的笑话。
当然,有些人总是戴着面具,我们并不能分辨出那些祝福的话语是真是假,没关系,时间总会给我们一个交代。毕竟一个对你只有虚情假意的人,能敷衍你一时,总有一天会离去。
有的人并不是需要你这个朋友,只是有你在,能找到心理平衡,嫉妒什么的,实属正常。愿深情不被辜负,愿结局无愧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