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享受孤独感悟人性

(2023-07-11 09:44:11)
标签:

教育

旅游

时评

文化

星座

享受孤独感悟人性

享受孤独 感悟人性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孤独是一个陪伴人一生的伙伴,是一个既定事实,与其否认,与其抗争,与其无谓的逃避,不如接受它。拥挤的人群里让它保护你回家;而孤独陪你吃过早餐后,还会帮你整理一天的阳光。

美国著名励志大师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如果有一天,你越来越不合群,说明你活明白了心理学认为:如果有一天,你变得越来越不合群,说明变得成熟了。

说实在的,朋友多是好事,但是并不表示你的朋友多,你的路就很顺畅,你总是在幻想着靠别人的一己之力,让你自己迈上人生的巅峰。有这样想法的人,最后可能会失望。朋友不在多,而在精,在人生关键的时刻,能不顾一切的相互帮助,那才是真正的朋友。

其实,一个人不合群,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 。因为不合群,你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很多利于自己成长的事,俗话说: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教师主播董宇辉曾在视频中说他自己,因为他的思维与很多人不一样,他平时的朋友很少,独处的时间就会去看书,思考问题。正因为他把交朋友的时间用在了看书,思考上,所以,我们现在才能看到一个出口成章,脑海中充满智慧和学识的董宇辉。翻开成功人士的坎坷经历,那个人和尚不是如此。

一个人的长相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才华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你只是拥有一副好看的皮囊,那看久了也会看厌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人们活得精彩,更重要的是在内心的修炼上。

不合群的人可能会让很多人看不明白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甚至还会让别人看不起,觉得这个人不通人性,不合群的人喜欢独来独往,喜欢发呆,喜欢沉思,有时脑经还有转不过来的时候。

在今天这个看重物质经济的社会里,不合群可能会代表着你在物质上会失去很多,因为你不会擦眼观色,不会见风使舵。因为这样,别人会不与你为伍,当然,你的机会也会很少。

这样看来,不合群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弊端,但是,因为不合群时,你可以把自己的心静下来,仔细的聆听自己的内心话,去感受自己的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跟随,盲目的做出自己的人生决定。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选择不合群是常态,别觉得这样很别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总得失去一样东西,才能得到另一样东西。

强融的圈子,最后只能让自己难受。如果你与这个圈子的人兴趣不一样,或者是你的各方面的条件都劣于别人,别人只会看不起你,对你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让你的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

与其强迫想与别人成为朋友,不如自己做一个孤独的人,默默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到精致。一个人不寂寞,寂寞的是站在人海中,却找不到可以谈真心话,相互诉衷肠的人。

复旦女神陈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孤独是我们的命运,但这绝不是糟糕的事。只有在独处中,才会发现内心世界是广袤的,社交显得很廉价,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有一天,你越来越不合群,就会习惯享受孤独,站在圈子外面,看圈里的悲欢离合。强融的圈子,难受了自己。

刘伯温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天,月宫里的蟾蜍下凡,去沼泽地游玩,看到一只疥蛤蟆,样子和自己差不多,于是就主动打招呼,做了朋友。过一段时间,蟾蜍派下属去请疥蛤蟆到月宫小聚。疥蛤蟆问:去月宫里,吃啥呢?

蟾蜍的下属说:身体在树荫下,吃阴阳之气,吸取风露的精华。疥蛤蟆拒绝了邀请,因为这些食物,它没有任何兴趣。它喜欢有污水的地方,寻找蛆虫和稀粪。

蟾蜍忽然醒悟,说:予何罪乎,而生与此物类也!原来,天宫和沼泽地是有千差万别的,你喜欢雨露,我喜欢污水,强行在一起聚会,就是罪过。有人以为,外表相似的人,就是同类,能够一起混日子。起码可以一起吃吃喝喝。

其实,美貌的男子和天姿国色的女子,不一定可以成为好夫妻;穿着一样工作服的同事,无法做朋友,只会勾心斗角。

元朝至顺年间,刘伯温考上了进士,身边的官吏,和他的衣服差不多,但是他却显得格格不入——一个刚正不阿、体恤民情,一个肆意妄为、欺压百姓。

刘伯温选择了辞官,远离那些看起来差不多的人。他,终究活成了自己笔下的蟾蜍。有一句很现实的话:不想上班,不是因为厌恨职场,而是讨厌职场上的人。

一个人独处不是寂寞。真正的寂寞,是你站在人群里,却不知道别人在说什么,如果你反驳几句,有会成为众矢之的——你变成了孤零零的可怜人。不是你的伞,别去躲雨;不是你的圈子,别了强融,宁愿一个人独来独往,享受一个人的孤独。让你有一种一衰烟雨任平生的豪情。

强合的圈子,本是乌合之众。春秋时,卫国的州吁强行得到了君王的位置,然后急着要树立自己的威严。他以为,如果打败了强大的郑国,就一战成名了。花了很多金银财宝,请鲁军帮忙;陈国和蔡国,被他派去的使者游说了一番,也派出了军队;宋国人也来凑热闹。

五个小国,建立了盟军,浩浩荡荡地向郑国出发,把东门围得水泄不通。郑庄公笑着说:陈、蔡和郑无仇,凑数吧;宋国的公子在郑国,怎么会真心出力呢?鲁国是贪财,不是要和郑国一决高下......”

说完,郑庄公把宋国的公子冯送到了长葛,宋军就撤到了长葛。打开东门,摇旗呐喊,除了卫国人在出力,其他的人都在袖手旁观。历史上,类似的战争有很多。比方说,在苏秦的合纵策略下,六国一起对抗秦国。当苏秦过世后,六国立马就各自为政了。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写道:群体中的人做事时有着明确的目标,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大家聚集在一起,到底要做什么?如果目标不确定,个个心怀鬼胎,那就不如什么都不去做。一开始就意味着失败。就是有了目标,却不够坚定,也是没有意义的。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谁都希望自己是最大的获利者,却不愿意去劳动;总是要出力平均,谁都不愿意吃亏,很多的群,都存在类似的情况。

请合的圈子,就像冰火相容、飞蛾扑火,本是互相伤害,毫无意义。

远离了圈子,生活逍遥自在。北宋的苏轼,一开始站在保守派,反对王安石变法。当王安石被绊倒之后,苏轼又站出来,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气度,建立私交。因此,他在两派都站不住脚。

就在他和圈子越来越远的时候,忽然活成了陶渊明的境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黄州、惠州、杭州、汝州,一路上都留下了美丽的故事,还有各种美食和感悟。失去是得到的开始,得到是失去的征兆。好的人生,一定是有得有失的。

还有哲学家庄子,楚王请他去做官。他表示,一辈子就做泥地上的乌龟,爬来爬去。要是去了朝廷,就变成了被供奉的乌龟,虽然地位很高,却早已呜呼哀哉。

如果你习惯了独处,就会发现,合群不合群,已经不会困扰自己了。哪怕你在群体里,也是一个很安静、自由的人。比方说,大家在吃吃喝喝,你却在吃饭,然后悄然离席而去;所有的人在高谈阔论,你在静心工作。

笔者很赞同一个观点,鹤立鸡群不是本事,有本事的人会离开那群鸡。离开不一定是时空上的距离,但一定是内心的距离。

孤独不求外物,反求诸己。你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会失望的。追求热闹的人,是在填补内心的空虚;真正的繁华,其实是内心的丰盈。不合群,不是没有朋友,而是聚散随缘;不是没有爱好,而是追求自己的爱好。大部分的委屈,不会求全,而是落下了委屈的泪水,然后自己默默擦掉。学会悦己吧,余生才会轻松、幸福。

享受孤独感悟人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