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拙内秀

标签:
健康教育文化育儿时评 |
外拙 内秀
外拙、内秀,即外表笨拙,而内藏秀气才智;看着外表粗笨,而实际上聪明、细心或是表面看起来平静,其实内心想法很多,有城府。内秀是指一个人外表很文静或是很普通,但内在却很丰富很优秀、很聪慧。通常形容一个人内秀,是带有比较大的褒意的,带有欣赏的意思。
《菜根谭》中说: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个“拙”字有无限意味。巧者常有,能够功成名就,但只是浮于成功的表层;而拙者长存,能够超越自我,真正实现人生的飞跃。以拙取进,以拙取成,实是人生的大智慧。
守拙者有如曾国藩。秉烛夜读,以勤补拙。纵有梁上君子,奚笑他背不出书的愚钝,他也从未动摇,以守拙之心,终成扶危救难的中兴名臣,海纳百川的一代儒宗。窃贼虽聪明,在房梁上听他阅读数遍便能背诵那篇文章,却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洪尘之中;曾国藩虽愚钝,却以拙成留名千古。诚如他所言:“唯天下至诚、能胜天下至伪,唯天下至拙、能胜天下至巧。”
如果形容一个男人内秀,那是有着褒扬意味的,意思是说这男人不仅有着豪爽、粗壮、拔剑四顾、舍我其谁的男子汉气概,而且还有着小家碧玉、心细如发的内心世界,可谓能文能武,有张有弛,大概有点类似金庸小说里的陈家洛、袁承志之类的书生剑客了。
而如果要形容一个女人内秀,则要十分小心,说其内秀,其实是暗指其“外”不秀,有时是指自恃清高的女人。自恃清高的人,往往是在心里上得到某种领域的需要,在别人面前就会无尽的去展示与表现,自以为是,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一味的自我表现,就是把自己设定处于一种高傲的状态,这种人的心里格式都是比较小,内心成熟度也没那么强大,都有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现象,对于这种类型的人,都是不以为然,只能表面去对此交流,心里深层次的交流都不会达到共识,所以都是淡而远之。
男人内秀指的是具有内敛、深沉、有思想、有内心世界的男性品质。他们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男子汉那样外露强势,而是更多的深藏不露、内敛自持。他们相信,内在的品质、修养和灵性才是一个真正男人的标志。
内秀的男人并不追求表面的虚荣,而注重内在的修养和素质。他们有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生活信条和追求,有强烈的自我肯定和对生命的敬畏。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多的是倾听,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尊重别人的意见。他们追求真挚的感情,懂得包容和爱护,谦虚而又努力进取。
内秀的男人并不意味着软弱无能,他们更多的是在内在的世界中打拼,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和评价。他们追求内在的精神世界和生命的美好,积极探求自我,寻找灵魂的归处与安宁。
内秀的男人是一种真正的成熟和稳重,他们在不断地修炼自己,打造一个真正优秀的男人形象,展现出自己的不凡品质和理念。他们能够面对生活的挑战,勇敢地面对生命的磨炼,展现出真正的男子气概。
知己之拙、守己之拙的人,常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败时不馁,成时不傲;无功时求进取,有功时求谦让。在一退一进之中,攀登到人生的顶峰。反观历史,不肯知拙、守拙的人,只能跌入无底的深渊。
有神童方仲永,天资聪慧,九岁能诗,却放任才华,失去了刻苦学习的拙诚之心,最终江郎才尽,泯于巧中。也有宰相胡惟庸,恃才放旷,权倾朝野,失去了放低姿态的拙正之心,最终招致杀身之祸。由此观之,知拙守拙是一种更为理智的人生选择。
有知拙之人,更有乐拙之人。乐于拙者能安于拙,比常人多一份从容不迫。拙在自我,拙在巧心。我们常看到,资深舞者、熟极而流,在舞台上闭上眼睛也能表演完整场舞蹈。但京剧大师梅兰芳却说,戏要常带三分生。不是说只学到七分便上台,而是在熟练后仍带着三分戏生的心,以此拙态,表演才不会因疏忽大意而出错,以拙求巧,才能尽善尽美。
拙于为人而言,是一种回归本心、恰到好处的人生状态。有国学大师季羡林,倾心学术,守拙求隐,质朴一生;有钱钟书先生度十年浩劫,藏巧露拙,安然一生;也有作家孙犁,裁纸装书,拙于逐名,乐活一生。是肯拙、愿拙、守拙成就了大师们不凡的一生。
常言道,熟能生巧。也许正是在拙者自我勉励的道路上,以拙取进,以拙取成,经过这千百遍的往复,最终化拙为巧,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博学者内秀,内秀者美。老子,姓李名耳,相传他其貌不扬,因为长相酷似老头,故名老子。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在诸子百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影响甚广,流传至今,老子顺应自然的思想与现代构建“两型社会”的战略方针不谋而合。
我们想象中的老子仙风道骨,飘然独立,已全然不是戚戚老者形象——老子正是因为内藏锦绣,所以备受称道。古往今来,许多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并不都俊逸不凡,如司马迁遭宫刑、孙膑被膑脚、邓小平身材矮小等,但他们皆因自身的满腹经纶、足智多谋而在历史的长河里美名相传。
坚韧者内秀,内秀者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肌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自古成大事者,无不拥有坚韧的品性。坚韧如愚公,虽老龄佝偻,但移山不已;坚韧如海伦·凯勒,虽双目失明,但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坚韧如爱迪生,虽衣衫褴褛,但照亮了整个世界。实验室中、日光灯下,无数的学者、专家用坚韧的品性,书写未来的光辉。坚韧者的内心爬满了葱茏的的蒲丝,他们因内心光芒四射而美丽。
仁爱者内秀,内秀者美。湘妹子文枝花因抢救乘客而负伤,被迫截肢。残破的身躯并没有影响女孩的美丽,每当提起这个名字,我们总能想起她如花的笑靥与仁爱的心灵。
但总有一些人虽相貌堂堂,却遭人唾弃,如商纣王、和珅。明代的朱元璋,史书记载他长相丑陋,八字脸,斜角眼。当政时期,刑罚苛刻,人民苦不堪言,他曾命画师美化他的肖像,但我们忆起这样一位开国皇帝,仍然如历史书上所画那般歪眉咧嘴。画工可以美化一个人的面容,却掩盖不了残暴的内心。只有有仁爱之人的人,才能将自己的光辉洒向世间万物。
内秀于心,藏拙于外,是一种生命的智慧。《道德经》也多次强调,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成若缺,大盈若冲。 过度的炫耀,往往是极度空虚的表现,唯有藏而不露,方能长长久久。真正的智者,大格局大智慧,藏而不露,隐而不显,潜而不彰。
拙于外而秀于内,不显山露水;对上没媚气,对下没霸气;对家人和朋友没俗气。不会说谎话,不愿干假事,不去图虚名。交友肝胆相照,清澈通透,不掺杂质。为官不摆谱,发财不摆阔,得意不张狂,失意不颓废;既不孤芳自赏,也不自惭形秽。
拙于外而秀于内,绝非外强中干;展现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涵养。少了几分炫耀,多了几分务实。是一种清醒,是一种彻悟,是一种睿智,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