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

(2023-06-10 14:00:07)
标签:

历史

文化

教育

健康

育儿

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

富贵不可尽用 贫贱不可自欺

 

人生在世,富贵的时候,不能极尽奢侈之能事,贫贱的时候,不要瞧不起自己。面对无常,最好的态度就是看淡得失,顺其自然。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家,在未出名之前,收入虽然不高,却安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突然有一天,他的画作大爆,卖出了高价。

这位画家开始流连于宴席之间,忙于应酬。没过多久,他的身体就出了毛病,也失去了创作的初心,很难画出绝妙的作品。

人人都渴望一夜暴富,或一夜成名,但实际上,有多少人具备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和心态呢?历史上有权有名的人无数,可有多少人,又能善终。这世间的名利,本就像风云一样流转变化,不会牢牢把握在谁的手里。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保持平和,才是最潇洒的人生态度。

北宋状元宰相吕蒙正曾在《命运赋》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他人,离不开时运。命运是一只无形的手,看不见,找不到,却经常左右人生。

“满腹文章,人到白发竟然不能考中;才疏学浅,少年时却及第登科。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这个世界,真的是太不公平。满腹文章,却不得不屈居人下;才疏学浅,反倒高高在上。绝佳美女,却成武大老婆;粗鄙丑妇,反嫁俊秀帅哥。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财运不通。人世间,可能真有一个叫“命运”的东西左右着我们的事业、生活与前程。但天地不可能“周而复始”,我们也不能“听由天地循环”。倒是“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两句,确属人生的宝贵经验。

不得志的时候,应当安于贫穷,恪守本分;心中坦荡,自有扬眉吐气的一天。人生起起伏伏,每个人都会经历低谷。而人在低谷,正是修炼时。一个人再穷,也不能走歪门邪道,修的是节操;一个人再苦,也不能依附于他人,修的是尊严。

范仲淹两岁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想要摆脱这样的生活,他日夜苦读,常常只吃冷粥咸菜,最终在二十七岁考中进士。范仲淹的故事告诉我们:耐得住那些苦寒的日子,就能迎来春暖花开。

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芒,照亮自己前行的路。有时候,生活很难,别无他法,只有一个字,熬过去了,都是小事。世间的一切问题,其实都是心的问题。

王阳明有首诗写得很好: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一个内心丰盈坚定的人,可抵抗世间万难。我们接受命运无常,但更要相信人定胜天。

衣服虽然破旧,还是要保持良好的仪态和礼仪;自己有令人愁苦的事情,依旧心怀他人,保持善良。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更不能丢失善良之心。一个人在落魄的时候,更要保持干净,包括外在和内心。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杨绛被下放到河南一农村生活。作为一个作家,每天从事大量体力劳动,常常吃不饱,穿不暖,落差可想而知。但那时候她依旧保持着体面,不仅衣着干净,在遇到村民拿走了自己负责的田里的粮食的时候,也不曾说过半句难听的话。因为她知道,大家都过得不容易,善良和包容,深深地刻在她的骨子里。

真正的体面,是不论环境多么污浊,也能挺直脊梁,守住自己的节操。愿我们都能不卑不亢,坚守底线,做一个内心真正高贵的人。

人生在世,富贵加身,不能用尽;贫穷卑微的时候,也不能自暴自弃,妄自菲薄。做人,最忌讳的便是登高时得意忘形,低谷时一蹶不振。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令曹军闻风丧胆。终究逃不过大意失荆州的后果,还丢了性命。

人在得意时,更不能掉以轻心。要知道,所有输赢都是暂时的,就如月升必有月沉。人生的真谛,正在于不卑不亢地接受它的跌宕起伏。愿你我也能保持平常心,看淡得失,自在从容地生活。

富贵时,不要把自己的富贵都充分地显露出来。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楚霸王项羽的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大凡富贵者,可能都有这种心理。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和高贵,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饭菜,住豪华的房子,坐华丽的轿子,还要前呼后拥,让下边所有的人都称自己为“老爷”。

所谓的自欺,可能还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一见到富贵者,腰就不自觉地弯下来,仿佛生活贫困,或者地位低下,就应该矮人三分。再就是自暴自弃,放弃梦想和追求,不发奋,不努力,只知慨叹命运不济。还有的像阿Q一样,逞能装阔,死要面子活受罪。

可他们忘了,出人头地与过度享受同样是一种风险。一家富贵千家怨,只是敢怒不敢言。而且你不可能让谁都满意,不可能不得罪人。所以,越是“尽用”富贵,前行的路上越会暗藏杀机。

贫贱不可自欺,就是说即便处于贫穷和卑微之中,也要保持尊严。像京剧《法门寺》里的奴才贾桂,人家让他坐,他却说“站惯了”。还有长篇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的典吏卜世仁,为了巴结上司竟然说:“人家做不出的,你要做得出。如果上司叫你老婆去当差,你不要怕难为情,送了进去,马上就可以高升。”

相反一代军神韩信,年轻的时候由于家庭条件很差,自己又是整天读兵书练剑法,根本就没什么生产的能力,导致吃饭都成问题,四处受白眼不说,还曾经靠着洗衣服的老大娘接济才没饿死。

这还不算,同乡里面还有人看他不顺眼,当街侮辱他;要么从自己裆下钻过,要么就决斗比个高低。但是能够忍辱,方能成大器,韩信始终把这个耻辱作为一种激励,让自己更加努力,并且最终取得了成功,一雪前耻。

在佛法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做诸行无常,意思是说世间一切万物都没有恒久一说,随时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晏子身高不到五尺,被封为了齐国的宰相;诸葛亮隐居在小小草庐里,后来也成了蜀汉的军师。老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在这个人们越来越强调出身、背景的时代,努力一词似乎显得没那么重要的。固然,人与人有出身的差异,但那些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才,无一不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奋斗实现的。

古代,曾经有个穷苦人家的少年,小时候家里没书读,他就借书来抄录,为了及时还书,晚上也不敢懈怠。为了求访名师,他背着行囊,行走在冬日的深山中,皮肤皲裂,四肢僵硬,也不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这个人,就是明初的开国名臣宋濂。很多时候,束缚我们的往往并不是出身,而是自己。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比别人跑得更快,跑得更久,即使输在起点,也可以赢在终点。

春秋时期宋国的上卿正考父,传说是孔子的七世祖。他曾在一个宝鼎上留下这样的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意思是说,我曾经三次被国君提拔任命,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弯腰受命,第二次鞠躬受命,第三次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是顺着墙根儿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官越大,腰弯得越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很多官场得意者,不知不觉中头就扬起来了。

古往今来,有多少富贵之家败落于“尽用”之中?有多少贫贱之士颓废在自欺之手?富贵并不代表光荣,贫穷更不代表羞耻。相信时运,才能得之不狂;看透人生,自会失之不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外拙内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