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城府抵御风霜

标签:
文化教育健康历史育儿 |
修炼城府
抵御风霜
在满是欲望和浮躁的世界里,想要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必须要有恰当的城府; “修炼内心的城府,抵御尘世的风霜,一个城府深的人,只要不走歪路、不害人,到最后,往往都是人生的大赢家。”
曹丕之所以能超越众兄弟,最终登上帝位,得益于他的业师司马懿赠给他的一本奇书,叫《素书》,它可以教会我们,要如何按规律办事,做出正确选择,如何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无论为商,为政,为学,还是为人父母,面对不同的问题和危机,你都能在里面找到解法。
《素书》不仅有深奥的大道理,还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人生智慧。《素书》能让读者把智慧实际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生活中。一代名相狄仁杰读过此书后,冷汗直冒;武则天读过之后说,如此权谋,朕未必过也。一个人若要想成大器,光是有能力是远远不够,还需利其器。
出言有尺。所谓:言慢者贵,贵人话少,一个人话太多容易让人讨厌,少说话,讲重点,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深谋远虑: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人生不需要小聪明,但一定要有大智慧,所谓小聪明就是只盯着自己眼前的利益,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用力,而大智慧则是从背后条件出发,以条件塑造结果。
曹操有一次率军出征,走在路上水源不足,将士们口渴难耐,曹操急中生智,用鞭子指着前面的方向,就说:“我曾经从这条路上走过,前面有一片梅子林,我们再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吃梅子了。”
军士们听了口中积满了口水,不仅缓解了口渴的问题,而且也稳定了军心,当他们往前走了一段之后,虽然没见梅子林,但是找到了水源。就这样,曹操用一句话就解决了行军路上遇到的一大难题。
真正城府很深的人,是不会夸夸其谈的,越人多嘴杂的时候,他越沉默。他就安安静静在一旁,听别人说什么,也不打岔,也不发表自己的见解。别人说错话了,他明明白白,但他只是笑一笑,不当一回事,不去争辩,做到八面玲珑,方圆得当。
人在社会上想要混出一点名堂,就要学会一些心机,避开别人的锋芒,也不随意暴露自己的锋芒,把力量用到“刀刃”上。
深藏不露。懂得适当地隐藏自己的实力,炫耀自己很容易招惹灾祸,而在处于劣势时,还不懂收敛锋芒,那更会一败涂地,懂得如何低调行事才是最好、最正确的做法。
所有看似“悄然而至”的辉煌,都是沉下心耐住寂寞,一点一滴慢慢熬,一步一步踏实积累的结果。
任何事情延伸于外的只是表象,而暗藏其中的却是不易察觉的根源。一个善于运作的人,能够通过把握背后的因素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善于运作的人只能凭着自己愚昧的认知去观察问题,当自己因为无法抓住事物的机缘而变得被动时,反而将此归咎于命运。
在人生这一个漫长的路上,有许多事情都是我们掌控不了的,就好像自己的出身、环境等,这些由外力因素主导的局面都是我们无法决定的,而我们能决定的则是自己的主观思维,所以对于人生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因素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而受到影响,如果一个人能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抓住好的机缘,使事物转变到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人生必然出现好的转变。
有这样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并非是空穴来风,一个人的认知决定自己的行为,自己的行为又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影响事情走向,由此影响人生的状态和结果。
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叫: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琴棋诗画,高雅的人用来培养性灵,而平庸之辈只是欣赏形式,山河美景,睿智的人可以以此来拓展胸襟,增长学识,而凡夫俗子只能赏玩其风光罢了。所以由此可见,事物的品性本身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们见识的高低而发生了改变。
修炼自己。诸葛亮曾经说:“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做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而不是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是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到与时俱进,从而无论未来如何发展,都不会被淘汰。把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控制住欲望,并且扫清一切阻碍因素,才能成大器。
没有苦难的锤炼,怎么可能会有一个人能更好的未来。没有一个煎熬的过程,对于人性以及生活,就不可能有通透的理解,没有这些基础,也不会有智慧的人生状态。而人生的福分,皆是从智慧而生。
《围炉夜话》中有一句话叫: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甘愿受人欺凌的人,一定不是胆小怕事的人;自认为聪明绝顶的人,终究也是个糊涂的人。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站在“阴影”里面,不希望自己被认为或者成为世俗眼中愚蠢卑微的人,所以才会拼命的摆脱人生的屈辱,并且企图以智者而自居。
人生真正的慈悲心,不仅仅是高远的情怀,更不仅仅是为别人解决苦难的工具,而是释怀自己,升华自我的一个过程。当我们与周围的事物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对于那些本不属于自身的事物予以关怀的同时,自己也在无形之中受惠于其中,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顿悟和修行。
人生的整个过程和结果,就好像是放了一面镜子在自己面前一样,你自己展现出什么样的姿态,最后镜子之中映射的便是同样的面貌。
所以当你期待一个事物或一个人在你面前呈现一个好的状态,哪怕你希望这个世界对你相对友善一些的时候,就要用正确且平和的态度去对待这面“镜子”,最后它才能反射出你所期望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