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相半个圣人

标签:
健康教育情感时评文化 |
一代名相
半个圣人
能被称为圣人的人,是在各个方面都近乎完美的人,但是能达到这个程度的人并不多。而晚清的曾国藩为什么能被称为圣人,为什么又只能算半个圣人呢?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导者之一的梁启超先生认为中国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孔子和王阳明很好理解,孔子创立了儒学;王阳明创立了心学,皆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么,曾国藩呢?
圣人的定义是什么?汉语词典对圣人的解释是,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易经》中说,“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礼记》中说,“圣人面南而立,而天下大治”。可见,圣人是指有大德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在修身、立德、立言、立功方面都接近完美的人。
仔细了解了《曾国藩家书》后,笔者认为曾国藩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天赋,天资愚钝如曾国藩一般,也能取得超凡入圣的成就。曾国藩作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也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个偶像。
可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他先后参加七次考试才考中秀才,并且一次院试中被考官点名批评“文理欠通”。在当时的六等黜陟法中,文理欠通是最下等的文章。因此,在当时被“悬牌批责”为“文理欠通”是一件很难堪的事。相当于被全省示众。
可即使这样,曾国藩虽然很气愤和难过。但他身上有一种“倔强”的精神,越是困难越是不放弃。随后,他反思自己多年来屡试不中的原因在于,他太笨了。于是他更加用功读书了,越笨拙越努力。
他没有显赫的家世,天赋堪称晚清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差,却出将为相,官运亨通。当你遇到挫折困难或者迈不过去的坎时,一定要来看看《曾国藩传》,相信曾国藩的成长故事,会激励你我度过难关。
曾国藩的一生,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这与他的勤勉和善于反思自己,是离不开的。他一生尚拙,他曾说过,天下之至拙、胜于天下之至巧。他的成长给于我们成长的启示,也给予我们坚定的力量。
在立德方面。曾国藩严格要求自己,克制欲望,压抑人性中恶的一面。曾国藩有抽烟的习惯,但当他意识到抽烟的坏处后,就果断戒烟,后半辈子再也没抽过。他把“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作为座右铭。曾国藩规定,自己每日必须做到十二条“敬、静坐、早起、读书不贰、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他坚持记下白天所做的一切,晚上诚心的进行反省。这些良好的习惯,曾国藩坚持了一辈子。
在立功方面。曾国藩四十三岁组建湘军,五十四岁时率领湘军攻占天津,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在洋务运动中,他创建了安庆军械所和江南制造总局,提倡并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学堂,翻译了西方的先进理论,安排了第一批留学生。
在立言方面。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曾国藩著有《求阙斋文集》、《读书录》、《家书》、《家训》及《经史百家杂钞》等。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另外,在书法方面曾国藩也有很大造诣。
曾国藩留给后人“四条遗嘱”,让家族长盛不衰,出了二百四十多个精英。曾国藩是近代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被人称为“中华第一完人”,且他修身律己,善于思考,做人做事都很有方法,最后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这些荣誉都是极高的,于是民间就有句谚语说:“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曾国藩留给世人的是《曾国藩家书》,里面许多名句激励了不少人,比如“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其实,除了曾国藩家书,曾国藩还在临终前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曾国藩临危之际,将早已写好的遗嘱公布众人,大意如下:
我做官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十分惶恐惭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这四条遗嘱是什么意思呢?慎独是教育后代要严于律己,主敬就是指要畏谨不放纵,追求仁爱就是要普爱宽容,而参加劳动就是告诫后代要自食其力和勤劳。
曾国藩的后代子孙也是严格按照这四条遗嘱来做人做事,于是两百多年来,自曾国藩以下八代人中无一“败家子”,共出有名望的人才二百四十余人,有近两百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众多留学欧美或日本等国,其中取得博士、硕士和院士、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称的多达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