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恭自虚所受是极

标签:
教育情感时评文化育儿 |
温恭自虚 所受是极
国人自古就有借鉴前人智慧的传统,连圣人孔子都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凡事均有其要领,得其本者生、得其道者成,为官从政作为治理社会日常事务的一种职业,亦是如此。自古以来,为官之道深受人们追捧,总结出来的为官箴言也一直流传至今。
谦逊的人,从来不会因为一点成就而骄傲,而是懂得低下腰身向他人学习;他们时刻注重提升自我,不随波逐流,不哗众取宠,立于高处却依然淡定从容。在这个嘈杂的世界当中,认得清自己,看得清前路,才能走得不慌不乱。层次越高的人,往往越谦逊。
不侮不佚,不贪图功名,不仰慕权势。民间有这样一句谚语:“丈夫所贵在肝胆,斗大虚名值几钱?”世人千面,多是虚名而已。年少时,总是汲汲营营,四处争高下、争意气、争虚名,等到吃了亏、跌了跟头,方知不争不抢、不图虚名才是做人的大格局。
上世纪50年代初,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元帅求贤若渴,意邀著名思想家、国学宗师马一浮先生参加新政府的工作。马一浮颇负盛名,志向高雅,曾多次拒绝国民党政府的入仕邀请。陈毅轻车简从,亲赴杭州蒋庄马宅拜访,为表示尊重,他脱下正装穿起长衫。到马宅后正值马老午睡,家人不知来者是何人,请他稍等,要进内通报。陈毅阻止其家人叫醒马老,他在花港公园转了一圈回来,马老还没醒。
此时下起雨来,家人就请他进客厅等待。陈毅仍摆手不入,立在宅外耐心等候,衣帽都被雨淋湿了。马老醒来后,知道是威名远扬、功勋卓著的陈毅前来造访,并在外面淋雨等候,很是过意不去,遂连声道歉。马老被陈毅的诚意感动,痛快答应出任华东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之职。陈毅与马一浮的这段佳话被人称为“马门立雨”。
为官处事最重要的是一个好的人缘,和上下级有一个舒服的关系,这样才能按部就班地推动自己手头的工作。在先贤子张完全体现了出来,他为我们后世立了榜样,在子张身上具备的这种优良传统,被后世总结为“四不”箴言。虽然经过两千多年至仍然是我们为官处事的基本信条。时刻在鞭策着我们。
自古贪官污吏,皆为东窗事发,遗臭万年:“秦桧,张子善,刘青山,陈克杰……”一个个教训还不够吗?滚滚黄河淘尽多少贪官污吏?令多少清官大展雄威。“不正当行为得来的钱财,权势”正如一缕轻烟,清风拂过,所有都烟消云散了。做一个清官,是所有人的'责任,是所有人的义务,是所有人的坚持。 “清”“廉”“直”何时藏众人之心?
美功不伐,有功劳而不去炫耀。一个真正有学识、有涵养、有能力的人,是不会到处炫耀自己的。拥有越多的人,反而很谦虚,因为功劳多到习以为常,他不用向别人炫耀,别人看得见。老子说:“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我夸耀,所以功不可没。反而到处炫耀自己功劳的人会让感到厌恶。
不傲无告,不在不如自己人面前炫耀,但现实生活确实有爱炫耀的人,他们非常喜欢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低级的行为。这种很明显的“拉踩”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真的是很容易给别人造成伤害,而这种人,当然也是非常没品。
贵位不善,身处高位而欣喜,一个人的德行,决定了他的高度。诗人鲁藜曾说:“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又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道彩虹。”有些人总以为自己很优秀,却不知真正优秀的人都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好。
古训有言:“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品格优良的人是淡泊名声的,贪图名声的人反而会被名声所累,甚至被名声所害。好名声从来不是靠吆喝得来的,需要时间的沉淀考验,该你的自然是你的。上善若水,润泽万物而不争。凡事不争不抢,张弛有度,才能收获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