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与远方

(2023-02-16 09:45:26)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文化

育儿

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

词曲作者高晓松曾说,“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一般人所谓的“苟且”,无非是现实中的自己。而“诗和远方”,那才是理想的生活。实际上,现实生活难免重复,或单调枯燥,或充满压力。想象虽然美妙诱人,但要想落地,仍不免回归日常,柴米油盐。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憧憬,就像诗和远方的田野,只是,它们更像空中楼阁,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却不能拿来当饭吃。在大多数时候,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就是一地鸡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诗和远方真正的价值。

规划人生,需要确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梦想。梦想并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梦想远远伫立在人生的远方,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生活的的彼岸无涯无际,一路光怪陆离、欢歌笑语,有时你只顾着应付魑魅魍魉,专注于苟且,但有时你累了抬头,前方、周遭,尽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人生,需要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诗意人生,是一种态度。有一段时间,各媒体都在报道一条新闻,一向低调的季羡林高调地向外界宣布,摘下外界加于他的国宝”“国学大师”“文学泰斗三项桂冠朋友中国学基础比我好的人多多了。如今洗掉了名利的泡沫,还我一个自由身,真是一身轻松啊!”季老恳切的说道。这就是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也是多少人所追求的在外界风雨干扰下,仍能坚定自我本心的意志。规划一个成功的人生,不是不断的追名逐利,奢华无度,也不能任别人的思想在自己脑子里驰骋,自己却不开动脑筋,而是坚守自己的本心,淡泊名利,最后超凡脱俗,最终实现了诗意的人生。

人生中,需要不为困难所击倒,追求真实自我的信心。屠呦呦因长期身处实验室,身体受到了化学有害物质的严重伤害,得了病毒性肝炎。但她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击倒,向着心中能拯救无数人生命的药品坚定不移的走去。因为她的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

作家史铁生,什么是他的苟且,什么又是他的诗和远方的田野?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活到最肆意的年纪上突然瘫痪,这算不算是苟且?终日只能囿于一方轮椅中,却要怀着血淋淋的心,去看别的同龄人踌躇满志,这算不算是苟且?一面心情焦躁暴躁冲母亲发火,一面又心酸于母亲的隐忍与关爱,这样的无法自控与无法原谅的深度矛盾漩涡,算不算是苟且

生活里想象中的普通人,如若遇见如此的事,会怎样?自生自灭,自暴自弃,整日活于痛苦与咒骂中,仿若一生的路上找不到亮光,找不到希望。但是史铁生并不是普通人,也胆敢不会去做出那样的事。他拉住了自己悬崖边的马,他选择了接受。他于地坛里终日的遐思与肯定和否定中,找到了独属于他的诗和远方的田野

这像极了初春时越冬而来的梅,内心冷傲却也柔软,像极了千涛万浪后海面的波痕,一番平寂却也历经过风浪洗礼,像极了广漠的荒野上砥砺站直的胡杨,它此时清脆生机,彼时或许受了风雨。生活一定有苟且之处,一定有逆意迤逦之处,一定有无涯的绝望和黑暗之处,一定有你所深恶痛疾的、恨之入骨的苟且之处。而重点是,你不得不经历,你必须去经历。

诗与远方,是人们对于自己美好生活的期盼。许多人在当今社会已不满足当下拥有,止步于此,他们充满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为自己构建一张人生的蓝图,心之所向。所以人们夜以继日的不停奋斗,马不停蹄的满地奔波。

有了这份动力,诗与远方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因此在披荆斩棘的道路上,他们精神有寄托、灵魂有激情、未来有希望。社会形态也正因每个人的满腔热情变得更加积极向上。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这些都少不了诗与远方的力量。

追求诗与远方,不一定需要做到周游列国,奔走四方,它更像是一种心镜,是一种看遍生活中所有的不堪之后,内心依旧充满美好的达观。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心中有了诗,便有远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领导
后一篇:历苦知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