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小人

标签:
教育情感时评文化健康 |
世俗小人,多指一些世故圆滑,心机很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通常这些手段都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
世俗小人没有行为准则,总是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做人处世。和人交往时,把自己的利益放到最大化;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喜欢在人前事后蓄意挑拨,以引起纠纷为乐。爱传播流言蜚语;他们不仅仅吹嘘和抬高自己,更喜欢贬低别人。
因为世俗小人把世俗之手腕耍弄得太过分了,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由世俗走向卑鄙、无耻、市侩。世俗的人,从简单上说有庸俗的意思,但是现在有加入贬义,指一个人变的成熟,变的圆滑世故,为了社会而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把金钱和地位排在首位的人。
世俗小人没有尺度可言,一味地投机取巧,钻营逢迎。世间的人,有的人知道世俗、而厌恶世俗,故走向超凡脱俗;有的人深谙世俗而走火入魔,走向卑鄙无耻市侩;有的人明知世俗,而甘愿世俗,安分世俗,没有一点底蕴,而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愤世嫉俗者,称之为狂妄自大。
有着高深学识,却没有道德修养的人,深谙世俗走火入魔的人,称之为卑鄙无耻的市侩小人。没有一点底蕴,而深谙世俗走火入魔的人,就称之为势利小市民。有着高深修养和学识的人,超凡脱俗,则称之为高人或君子。明知世俗,而甘愿世俗、安分世俗的人,称为凡夫俗子,也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了。
特定的心理模式,催生了特定的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的行为习惯,可以洞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当然,如果我们的头脑变得理性,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心理规律的制约。最终,行为也能影响既定的心理模式,对其进行改善。
但世俗小人是没有理智的,他们的大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他们的行为模式几乎完全和心理模式吻合。也就是说,我们看到小人做了什么,就立刻能判断他们在想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应对。也可以时刻比对自己的行为,防止我们自己犯错误。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生存的环境之所以称之为“社会”,而非简单的自然环境,就是因为社会是有规则的,这种规则又是按照人的理智建立。每一个社会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社会规则,自由也是建立在规则框架之内的。否则各行其是,随心所欲,社会就会解体。
君子行于大道,这个“大道”指的就是高尚的行为准则。君子行事喜欢遵循准则,行事无愧于心,所以君子的内心才是坦荡的。世俗小人恰恰相反,他们不喜欢守规矩,觉得只有超越了规范才算是证明了自己。他们想用敢于挑战规则证明自己比别人有勇气,想用跨越界限证明自己比别人思维活跃。他们会觉得规则是一种束缚,表现出强烈的“机心”,也就是所谓投机取巧的心理。生活中总有一些人醉心于如何打破规则来获得利益,比如不愿老实排队,在工作中揩油水,不安于一份稳定的感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