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厚德载物

(2023-01-23 10:02:01)
标签:

历史

情感

时评

收藏

教育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作者/黄希庆

人生在世,厚德载物。好的品行,才能承载更多的福德。多做好事,利人利己。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德不配位,必有殃灾;才不堪任,必遭其累。要想改变人生,改变自己当下的处境,就要懂得先积德,再去积财。先帮助别人,懂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帮助别人,也是为自己积德。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要想富、先积德。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这句话的典故,出自于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所作的儒家通俗读物《围炉夜话》。孝是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孝顺父母,更多的是陪伴。在点滴小事中,关爱父母,不要嫌父母唠叨,对父母多一份包容和忍耐。人生苦短、莫留遗憾。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莫等失去再悔恨。小时候,父母是我们温暖的港湾,长大后我们要做父母的臂膀,给他们安稳的生活。

布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金刚经》上说: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在别人有危难时,不计回报地助人,就是行善。人在做、天在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便有时候会吃些亏、受些委屈,但是人行得正、坐得端,走到哪里都不怕。

除了财物布施,还包括精神上的援助。在别人烦恼不安的时候,帮助抚慰和安定;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帮助摆脱困境等等,能以己身之力,使他人得到救助,就是善。古训说吃亏是福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有天知,吃亏不会亏。你所积攒的善良,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自己身上。帮人就是帮己。

远离是非,不造恶口。人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有句话叫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该说的话少说、不说,谨言慎行,不要用语言去攻击伤害别人,言语清净,不理是非,也是一种积德。有时候一句刻薄的话,更能伤人心。

经常微笑,充满正能量。谁都不喜欢一张充满怨气、忧郁的脸,所以也不要将自身的负能量带给他人,经常保持微笑,给他人传播正面能量,自己开心,别人也能快乐。我们自身的言行对身边的环境、对他人起着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生活状态,利益他人,也是一种善行。

引导他人"弃恶从善"。后天之灾,源于先天缺德。缺德,在古代是对一个人人品人格的彻底否定。一个人缺德的表现行为,就是行事不顾后果,只顾眼前的利益,不管别人的感受,不管对环境,对家族带来的这种影响,以及对民族、后代子孙可能造成的这种祸害。

为什么祖上无德,会祸及儿孙呢?按因果关系,道教有一种说法叫:承负。《太平经》说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孙辈要承担其爷爷善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名为承;同样,今人的善恶行为,也会对自己的孙辈产生影响,名为负;代代相承相负。那么具体什么是承负?用古代一点的说法,就是血脉传承者之间的气运。

所以,道教经常劝人行善积德,冥冥中有许多东西,是我们看不见,但却又不可思议的存在。今日行一善,也许命运不会马上改变,但是你要相信,因果不会负你,至少做人做事问心无愧,福气自来。

有大德的人,才能够承担重任。无论王孙贵胄,还是贩夫走卒,认清自我,立足当下,对培养自己的善良操行,树立良好的时代风气,及构建和谐社会,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德性厚重的人,才有更大福泽,才能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乡愁
后一篇:德行天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