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标签:
佛学历史情感时评收藏 |
乡 愁
作者/黄希庆
乡愁亦是乡音,有时它被埋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底,因为不断发酵,才时常引起人们对故土的眷恋,它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一段年华,半生辗转,几多风霜;醉笑青山陪我老,浅吟心事与谁知。
也曾聆雨夜半倚窗立,也曾轻歌兑酒问相思。也曾枕边洒泪因别痛,也曾纸中落字赋心痴。也曾掩卷无语听花落,也曾临风望月心动问谁知。若非那一场场聚散,怎懂寂寞;若非那一缕缕深情,怎谙惆怅。
谙熟的乡音,牵牵绊绊:“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东坡的故事里,潜藏着几多乡愁?那里有你也有我的祖籍地,那是人类永远的故乡,更是远走他乡的游子心灵休憩的地方。
年关到来,大地上绿油油的麦田,像一条巨大的绿色地毯,铺到庄户人的心坎里。村前面的那条古流中,钙化的猛犸象牙,承载着人类变迁史。
古老的小乡村,就隐匿在长年翠绿的田园里,埋藏了都市的喧嚣,暗淡了名利的浮华,飘逸出一股股祥和与恬静的气息,为的是温润游子的心灵。这里是文人的休养所,在青秀的家园里,低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受天地的气息,察觉万物的荣衰;将官场的争斗,名利的得失、抛向重山层云外。
在这里,避开了都市中人们无休止攀爬;为人生无期的旅途,寻找到了新的歇脚点。回望茁荘在云海里的一片片绿植,心中的憩息地就在这里。因为心中,将它的感触紧紧拥抱。让它依偎在你我的心中,抚慰心灵的伤痛。
在这里盖上三间毛坯房;从此,我们不再为看不到那片碧绿的乡村而苦恼,不在为听不到乡音而挥泪。抹一抹留恋的泪水,用禿笔饱蘸深情,向着掂念的热点继续前行。
乡村是都市文人梦想的归宿。了却了在车辆的奔鸣中,时常想像着水溅鸟啼的柔美与灵动;在楼海的压抑下,常怀念着日拔云开的宽广和舒畅。哲人常出没于高山之间,仁者多显现于水流之处,而浑沉的都市间来来往往的,多是争名逐利之辈。
饱受心灵压抑的文人心目中,便自然浮现出一片片青山绿水的天地,那便是心灵的归宿。乡愁在都市的边缘时隐时现,浮现在漂泊人的眼中,跳动在不得志的人、那颗冷凝的心里。或是付于一纸,或是情遣流云。只有理性的笔墨,方能茁荘志者雄心,埋葬伤痛与孤独。 “踏花归去马蹄香”,“此情可待成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