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护命

标签:
健康教育时评收藏文化 |
气不护命
"气不护命"。是因为一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加快,与此同时血压急剧上升,肾上腺激素也会快速升高。在这种前提下,人就会特别冲动;正所谓气火攻心、气大伤肝,很多肝脏不好的人往往脾气也不好。生气不仅会酿成大祸,还会导致身体出现疾病。
爱迪生说:“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而且是最无意义的惩罚。世上最没用的两件事,一是生气,二是抱怨。所以,人们一定要记着,身子是自己的,心情是自己的,气坏了身体,没人心疼;败坏了心情,没人安慰;气的是自己,别人不会为你委屈。千万别生气,心宽一些,大度一些,对自己有益,对别人也是一种宽容。
古训说:“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恐怕就会少一些纠纷和矛盾。之所以说“气是惹祸根苗”, 生活中,因为冲动而打架、伤人的案例比比皆是,但是世上却没有后悔药。由于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不同,所以对某种行为,或某件事的忍耐程度也很有限。
一旦气血攻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很容易将小事化大,进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生活中有很多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实际上都能酿成杀人的大罪。
曽记得有一则新闻,报道过这样一件事情,两个卖猪肉的摊贩,因为争夺一个顾客,竟然将原本几句话就能解决的小事,不断升级成相互扭打。最后竟然拿起了杀猪刀火拼,导致其中一个摊贩被捅而死。
容易生气的人,气量狭小。为了一时的意气,气坏了身子,为了一点钱财,将自己气死;这就叫“气不护命”。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钱没了可以再赚,可是命要是没了,就真的啥也没了。作为一个成年人,身为一家之主,为了家人,更不能轻举妄动,要言行谨慎。
气大伤身。诸葛亮于王朗阵前对峙,还没打仗,王朗就被诸葛亮几句言语刺伤,最后坠马吐血。五代时期的张允,身居高位,家道富裕,却视财如命。战乱爆发,张允跑到附近破庙躲灾,没来得及转移财产,待叛军离去之后,回家一看,财产早已被抢劫一空,张允一时间心如刀绞,吐血而亡。
生气的坏处,有很多,惹祸,导致矛盾;伤害身体,导致殒命;让事情进一步恶化,直到无法挽回的地步。生气了,夫妻会吵闹不休,儿女会惊慌失措。作为单位的领导人士,生气了,下属会诚惶诚恐,工作会乱套,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作为社会上的人士,生了气,就会让人与人的交往变得困顿,甚至互相扯皮,带来拳脚。
生气,是对解决问题对没有任何作用的一种发泄,因为无论你怎样发火,该离开你的人,还是会离开;该发生的事情,还是会发生;惹你不快的人,也不会在乎你;气你的人,反而暗自得意。留不住的不留,得不到的不要,看不惯的不看,处不来的不处。因此,生气不如争气,做喜欢的事,说想说的话,交投缘的人,惜身边的情。
有段顺口溜说的好: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百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相惜,神仙羡慕好伴侣。
所谓“气大伤肝”,不生气,就减少生病的机会。忍一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不是消极,而是用积极的心态,过心平气和的日子,沉下心来处理问题,破解困难。“有气不生气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