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不护亲

标签:
健康教育时评收藏文化 |
财不护亲
作者/黄希庆
很多人看到“财”和“亲”这两个字,便会联想到这么一个网络名词,叫“别提钱,伤感情。“虽然开始是一句玩笑话,但这玩笑背后却说出了现实的世态炎凉。
古人云:“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说白了就是亲戚之间最好不要谈钱,按照现在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谈钱伤感情。
现实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案例,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争夺一套房产而打起了官司,最后大家撕破了脸,再也不相往来。法律是可以做出最后的判决,这个判决还很公正,能够解决当事人对于财产的纠纷。
但是,法律对于维护亲情来说显得苍白无力,面对着那些要钱不要情面的当事人,法官有时也很无奈,所以我们还是要尊重老祖宗的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是为了钱财翻脸不认亲,看似得到了财富,却丢了亲戚。
那么才不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说,可能你有一天变得很有钱,但是这时候,亲人之间的各种矛盾也就出现了,说得非常现实。不管是关系多好的亲戚,在没牵扯到利益之前,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一旦和金钱扯上关系。双方必然闹的是不可开交,甚至是反目成仇。
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潜意识的存在,即生而为人,自然是要多挣钱,不仅要让自己舒舒服服的生活,而且要让家人甚至子子孙孙都生活得很惬意。这个时候有人说才不护亲,这是在根本上违背某些人的意志的,所以会被人给忽略掉。
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谁没有落魄之时呢?想要努力翻身,没有钱财万万不行。钱从哪里来?找亲戚朋友借呗!如今社会钱那么好借吗?以往在我们眼中的七大姑八大姨,平时关系好得不得了,毕竟是亲戚嘛,我们认为遇到难处了,开口找他们借钱,他们肯定会借钱给我们。可多数亲戚和朋友怕我们从此一蹶不起,这钱便没有了偿还之日,所以很多人不敢借、不愿借。
我们心中对这些亲戚和朋友会有何想法?会不会觉得这些亲戚朋友太抠门、太绝情了?这一闹,彼此之间的感情真的还会和之前那么要好吗?我想很多读者应该深有体会!当然,话不能说绝,也并不是所有的亲戚和朋友都不肯借,我们说的也只是大多数人。为难之时能借钱助我们一臂之力的毕竟还是少数。
“不义之财不可取”,是说亲戚之间,如果出现了金钱往来,那么就很容易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网络上,关于这方面的新闻特别多,如果大家能够悟透这句俗语的道理,想必就不会和亲属有金钱往来了。类似于“升米恩,斗米仇”的例子太多了。
和珅总是经常利用自己的职权去贪污,因为那时的和珅,膨胀欲很强,甚至已经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然而当嘉庆皇帝即位后,和珅失去了乾隆这个保护伞,没过多久,和珅就遭到了抄家,嘉庆皇帝认为不义之财不可取,和珅要为此付出代价,最后对和珅处死。
财不护亲:这句俗语其实是对我们人情社会的一个缩写,短短一句话就道尽了人情世故。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但是,现实生活往往离不开钱,特别是商品社会的今天,人人往往为了追求利益,钱看得比亲情都大。
没钱被人看不起,钱多容易闹矛盾。特别是很多亲戚之间,很多矛盾的发生,往往离不开金钱的作祟。因为金钱的利益关系,往往是搞的亲情决裂,老死不相往来。所以这句俗语是提醒我们不要把钱看得太重,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是亲情一旦决裂,想再修复就比较难了。
而对于有些已经过时的俗语,我们应该果断抛弃,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性看待这些俗语才对,切莫盲目地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