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苦得乐

(2022-12-30 12:44:06)
标签:

佛学

健康

教育

时评

星座

历苦得乐

历苦得乐

作者/黄希庆

人生世间,因各种贪、爱、执、求,而必然集起众苦,佛教讲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但能看破放下,即得一分快乐。就是说,人们的贪心、嗔恨心、愚痴心,是痛苦的根源;而去除贪嗔痴,就能得到快乐。

对于生活的苦,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讨厌至极。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日子,是被苦难所包围的。所以,我们常常祈祷,常常期盼,都希望自己和身边最亲近的人,可以一辈子顺顺利利,远离困苦,方可得乐。

怎样离苦得乐?做一个内心富足乐观向上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要钻牛角尖。乐观的人,总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槛。哪怕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也不能被困难吓倒,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具备钢铁般的性格,比如沉默,理性,低调,奢华与内涵等等,这些特征都是苦难所特有的魅力和芳华,它可以让人学会向内认知,向外行走,即:内在的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外在方面,要勇于实践,多家探索。

人群中,不再刻意融入欢闹,而是冷眼看待这个世界的起伏与变化,像一个旁观者似的,行走在旅途中。

历过苦难后的人,大多言语简练,要么不说,要么直抵重点,透过他们的某句话,你就能看到人生的顿悟与通透,完全没有了心结与徘徊。他们于不争不扰中,证明着自己的特别使命,虽然没有及时展示和表现,却能透过某一个神情或者某一句话,传递着自己的精气神,在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人生的参悟,生命的认知,以及命运的深刻。

用只一句话,就能诠释太多太多事情,这也是经历苦难的人最典型的特征,不喜欢亲热在聊天中,有事说事,无事免陪。他们拥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生命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毫无意义的社交上,也不在于毫无价值的聊天中,而是对理想有追求,对生命质量有渴望,总能在人生的进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身份和位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历过苦难后的人,最有内涵与智慧,他们不仅聪明,而且善于洞察一切,既能审视自己,还能看透别人,只要有人说话,只要有人缤纷互动,他们就会有所认知和了解,即使没有近距离的相处,这份看穿是必然的。

内心匮乏,才会让人们对未来充满焦虑,我们不能总是聚焦生存,而失去了生活,不会生活的生存,也只是一种低质量的生存。我们的人生足够长,偶尔停下脚步去欣赏美景,感受喜悦和安宁,并不会影响我们人生目标的达成。

苦难,才是人生,温润,只是生活的一角。苦才是生命的旋律,难才是生活的节奏,咬牙坚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越挫越勇,才是人生的真谛。

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人,大多具备了钢铁般的性格,比如,人群中,善于沉默;说话时,总能掷地有声;临危不乱。临危不乱,不是麻木和无畏,而是有底气面对整个世界的纷扰,好与坏都可以,成长带给了我们多少磨砺,如今就会有多少沉稳和理智。

苦才是人生,难才是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好好活下去,笑到最后,才最骄傲。

而生活,工作中是否都是欢乐呢,肯定充满了艰辛,但如何以苦为乐以苦作乐才是人生的智慧哲学,方能苦尽甘来,有苦不苦想想红军工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的口号,人们都知道长征的困难,但五岭逶迤腾细浪,乌朦磅礴走泥丸的诗句中可见毛泽东的以苦为乐。

勾践的卧薪尝胆同样是以苦作乐。所以面对生活中艰难困苦我们要发现其中蕴含的乐,而不能愁眉苦脸。所以以苦为乐,乐在其中,才能沉浸事物之中,而发现事物的真谛,达成圆满。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22-12-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珍惜时间
后一篇:何为快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