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快乐
标签:
佛学健康教育时评育儿 |
何为快乐
作者/黄希庆
所谓快乐,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态度,是精神上的愉悦,是心灵上的满足。深层次的快乐,不是你得到多少东西,而是你的内心是否能感受到那种宁静与和平。
在我们的生活里,每个人都拥有快乐的时刻,也都有悲伤难过的时候。当你悲伤与难过的时候,快乐就离你而去;当你快乐的时候,待人也和蔼可亲。
那么,快乐是从哪里来的呢?快乐是来自于内心深处,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内心时,会有一股类似暖流一样的东西在流淌。对当时遇到的人和事,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快乐的方法,有些人是拿起书本阅读,使自己沉浸在书香世界中,忘掉所有不愉快的事。也有人是把令自己难受的事讲出来,让自己心里舒服,这时就拥有了快乐。
快乐是无所不在的,当我们悲伤难过时,它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当我们忘掉难过的事时,快乐就会自动找上门,让我们容光焕发。
例如亲朋聚会,简单的一张饭桌,却承载了无数的欢声笑语;其目的不在于吃喝,寻求的就是一场快乐。快乐其实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佐料,少了它,任何事物都变得暗淡无光,无滋无味。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也拥有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快乐。
当快乐时,我们眼中的世界是一片绿意盎然,当我们悲伤时,眼中的世界就会变成一片苍凉荒原,丝毫没有任何令人快乐的感觉。当不快乐时,周围的气氛会变得非常冰冷;但当快乐时,气氛就会变得像太阳的光一样温暖。
在快乐的坐标轴里,横轴是关系,这里的关系不能狭隘地理解为人与人的关系,而是人与物,事情,环境的关系;纵轴是自我眷恋或者说是好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产生快乐的源泉。
快乐是埋藏在心底的幸福,是在空中翱翔的老鹰,在水上跳跃的飞鱼,在地上冀望着飞翔的蚂蚁。
是的,思念是一种享受,思念的时候,所有的追忆都是美好的,所有故事都是难忘的,每当回忆起美好往事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快乐。奥修曾说过:“最决乐的情人,就是彼此不见面的情人。”
不见面反而增加了情愫的吸引力,互相思念更增燃爱情的魅力。所以,如果你生命中曾经难分难舍的爱人忽然不见了,如果你朝思暮想的爱人竟然移情别恋了,你仍然庆幸自己还拥有一份“思念”的权利。这份“思念”创造了你无限想像的空间;这份“思念”成为创造你许多快乐的泉源;这就是来自心灵上的快乐。
心灵快乐,是对生命的满足和喜悦的领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满意的深切感受。这种快乐是纯粹内在的、精神的、思想的、灵魂的。
感官上带给人们的快乐,比如饿了,吃一顿美食;身体疲惫时,洗一个热水澡;口渴时,喝一口冰凉的可乐;夏日的夜晚,坐在阳台的秋千上享受习习吹来的凉风;寒冷的冬天,在屋里烤着暖和的火炉;这些都是感官的快乐。
审美快乐,是通过知觉感知形成的;比如“花香”是气味侵染了人们的嗅觉,而带给人们的快乐。这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形成,是眼、耳、嗅觉在审美感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还有成就带来的快乐。人们在成长的旅程中,总有许多挫折、困难摆在眼前,只要我们肯努力跨越这座“大山”,就能获得快乐。
无论是简单的刺激、短暂的触动,还是瞥一眼风景、听一耳音乐,都很难带来深层次的快乐;唯有将身心沉淀下来,感知外界发生的一切,才能体验真正体验人生快乐。
2022-12-3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