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宝精气神
标签:
佛学情感时评收藏文化 |
人生三宝精气神
人有三宝精气神。其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其气,指的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神。其神,指的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道家将“精气神”称为人体的“三宝”,视为生命最重要的三大元素。
三者相互滋生、相互助长。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黄帝内经》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就是从精、气、神三个方面考虑的。
有的年轻人经常说自己感到乏力、孤独。情绪也容易出现波动,患得患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由于没有健康、稳定的心态,所以精、气、神消耗得很严重。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精充气足,才能神全;神躁不安会耗气伤精,而精气受损,神也容易浮躁不安。
什么是精?《黄帝内经》记载,“人始生,先成精。”精是构成、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精、血、津液。
按照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分类,可以将精分为“先天精”和“后天精”。“先天精”又叫“元精”,是父母遗传下来的,源自父母的精血,在整个生命活动中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后天精”又叫“脏腑之精”,也可称为“水谷精微”,需要五谷饮食营养的不断补充,然后通过肺的调节、脾胃的消化吸收,将营养物质的精微,送到人体的各个脏腑,以达到滋养的作用。而“先天精”和“后天精”一起存在于肾脏之中,形成“肾精”。
作为一个人,养精方可蓄锐,其方法:一是节欲保精。“色字头上一把刀”,想要养精就要节欲,过度泄精会泄掉人的精气。《黄帝内经》指出,只有把肾精蓄积下来,身体才能源源不断地受到滋养,才能健康长寿。二是保精养精。中医认为,保精养精要经常按摩下丹田。按摩时两手交叠,发热为宜。三是均衡营养,注意补精。
气是维持生命的动力。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生命运动也就是气运动的过程,如果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
《黄帝内经》提到,“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形以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意思就是说,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万物赖以气而生化和存在。气可以推动血液的运行。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输布,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人体正常体温调节,与病魔斗争,都要依靠体内的气。
人体的气有四种:一是种叫元气,也叫真气,来源于肾脏,从父母处继承,是生命的原发性之“气”。二是宗气,是呼吸之气。三是五谷之气,是血脉当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能起到滋养作用。四是卫气,运行在体表,能够保护人体、抵御外邪。身体不同的部位的气,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脾脏的气称为脾气,肺脏的气称为肺气,当某个脏腑的功能活动减弱的时候,中医就说这个脏腑的脏气虚弱。
养气的方法:《寿亲养老新书》中归纳了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除了古人的经验,适当地进行运动,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能够帮助身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神是生命的体现,神是精与气合成的灵明物质,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在人体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观察病人的神。
养神的方法:神补是精、气、神三者中最不好补,但也是最不能少补的,特别是对于承受着巨大压力的现代人来说,补神非常重要。那么,神应该怎么补呢?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不执著、不强求,保持心态平和。
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精、气、神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善养生者,定会养其精,精气充盈气就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则少病,少病则长寿。
於2022-12-02整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