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标签:
佛学教育历史文化 |
智慧人生
作者/黄希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请记住,不要拿自己的爱憎标准来衡量或揣度别人;别说脾气不好,只是借口,或许是人品出了问题。应该转换思维,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切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己度人,不如以人渡己。东汉朝廷有一官员,名叫高顺,为感恩华佗治好了他的疾病,便私下保举华佗到太尉府做官。华佗笑着摇头说:你保举的,不是我所需要的。我擅长的是医术,周旋于官场不是我的追求。民间少了位良医,官场多了个庸才,这不是事与愿违吗?故事告诉我们,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只有站到别人的境地,才能理解别人的善行。对别人多一些理解、多几分欣赏,反而会增加个人魅力。
做人,没必要绞尽脑汁,气不和时少说话,有言必失;心不顺时莫做事,做事必败。一个人最大的教养,不是表面的客气与礼貌,而是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本质特征,真正有素养的人低调谦和、润泽有方,凡事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礼貌和教养不只是客套,是推己及人及的道德观。具备这些,不止是较高情商,还需具质地的善良。说话行事的方式,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观和修养。
一粒米养恩人,一石米养仇人。不要动不动就倾其所有,为别人留下宽宏的度量,也就为自己留出了广阔的空间。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目光,投放到别人的身上,尽可能得让自己的思维,能在自己的身上多转几圈,毕竟反省自己,比解剖别人更容易一些。
在人生横截面上,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他有战胜你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他仍然在意你与他的交谊。人的一生,不知要作出多少决定,常常瞻前顾后,往往一事无成。太阳不会因你的失意,不再从东方升起;月亮不会因你的埋怨,不再从西方降落。蒙住自己的眼,不等于世界漆黑;蒙住别人的眼,不等于你独占光明。
在时间长河里,尽全力追逐一匹烈马,不如回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会引来一群骏马,任由你挑选。不要刻意讨好别人,努力提升自己,一旦时机成熟,你会拥有一大批好朋良友。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重要。
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