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营养成分表”中的3大健康杀手

(2014-10-17 11:00:25)
标签:

健康

高糖

高脂

高盐

分类: 美食

                                                  解读“营养成分表”中的3大健康杀手

 

       逛超市购物时,你有没有注意过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你知道食品营养成分表中都透漏着哪些健康信息吗?食品营养成分表是国家强制标注的,其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这五项是国家严格要求标注在成分表中的,那么这些又和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如何从中解读那些影响健康的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呢?

                                                                                        http://s13/mw690/005BbMd0zy6MRG86etKbc&690

  高糖食品

         甜食是人们最喜欢的吃的食品,同样也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常吃甜食会引起肥胖、引起血糖升高,成为肥胖者、糖尿病患者避而远之的食物,那么我们如何知道食品中的含有多少糖呢?我们以最常见的饮料为例,我们通过食物成分表知道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12g,而配料表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碳水化合物,所以100ml饮料糖的含量为12g,一瓶500ml,糖的含量为60g,60g糖有多少呢?以咖啡中的方糖为例,大约相当于13块,13块方糖你能吃下去吗?

                                                                                http://s6/mw690/005BbMd0zy6MRHgBGcJ75&690

  高盐食品

        提到盐,我们便会想到高血压,高血压和盐的摄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都在提倡少吃盐、清淡饮食,但是,除了限制食盐的用量,我们如何避免食品中隐形盐的摄入呢?我们如何通过食物成分表知道盐的摄入量,钠和盐又是如何换算的呢?我们以方便面为例,由上可知,钠的含量为2403mg,我们以2400mg为例,而1g钠中含有2.5克的盐,由此可知,一包方便面中含有6g盐,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一个人一天食盐的摄入不得超过6g,一包方便面就超出了推荐量,又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隐形盐呢?通过上述案例,你知道食盐是如何计算的了吗?让我们常看营养成分表,避免买到高盐食品。

                                                                     http://s10/mw690/005BbMd0zy6MRI9LutP89&690

高脂食品

       提到脂肪,不得不让我们想起肥胖,种类繁多的高脂食品即增长了我们的食欲,又增长了我们的体重,可谓是又爱又恨,那这些食品中到底含有多少脂肪呢?我们以典型的高脂食物薯片为例,每52g中含有13g脂肪,一包含有两份,一包中就含有26g脂肪,也就是说一包薯片中三分之一都是油脂,吃一盒薯片我们所摄取的脂肪就占了一天总脂肪的44%,假如我们吃两盒,一天的脂肪就够了,你说我们能不胖吗?所以,想减肥,就要学会看清营养成分表哦。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李世鹏

                                                                                        qq:1401456066

                                                                                        媒体刊登请联系本人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