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小学音乐刘楠《种玉米》评课
(2014-10-31 20:42:36)
标签:
30届百花奖 |
分类: 评课材料 |
《种玉米》评课稿
文昌小学刘楠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为此,我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最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课能较好地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围绕音乐体验和音乐创造,在感受快乐劳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好情操。教学内容《种玉米》,都是围绕着快乐劳动和热爱劳动的音乐作品,其中喜闻乐见的动画音乐和活泼欢快的歌曲使学生们十分喜爱,易懂乐学。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着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型学习和创造型学习,围绕音乐体验,尊重学生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和表现,鼓励独立的见解。在实施教学中教师能够起到主导作用,和学生平等交流,互动教学,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用轻巧而坚定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种玉米》,所以,姜老师在安排教学过程时主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进行歌曲的学习。整节课,从课前节奏、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到拓展加入打击乐器多个环节。
虽然学生们创编活动的质量高低参差不齐,但是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比如:弹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艺术的熏陶。当然,由于时间的紧迫,学生们的创编在这一节音乐课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现出来,姜老师将选择其中较好的小组的创编在本节课上进行当众表演,并鼓励其它组创编的形式,课后进行再加工,下一节音乐课为老师和同学进行表演。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适时的拓展,而且,还将这一内容扩大到了课后,为下次的音乐课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这节课依然有不足的地方:上节课有些忽视学生的声音处理的培养,还有低年级学生大声喊唱的现象,学生由于年龄小、人又多在加入打击乐器时,由于时间的缘故,每个小组不能都照顾到。总之,姜老师设计的这节针对二年级学生的音乐课,体现了新课标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则,并在单元目标的总体规划下,体现了音乐课独特的施教特点,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授课目标。希望姜老师能够精益求精,将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