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霜扣儿:漂流,静好

(2014-12-19 09:00:20)
标签:

情感

霜扣儿

分类: 流水

霜扣儿:漂流,静好

霜扣儿:漂流,静好

霜扣儿:漂流,静好



霜扣儿:漂流,静好

霜扣儿:漂流,静好

霜扣儿:漂流,静好

霜扣儿:漂流,静好

前面的小路通往庆安。

这其间,要经过一个南阳的小村,一个叫海南的乡,一个叫合福的镇子。

路不宽,但可以错过往来车辆。

阴天,路上无人。

灾多,汛情急。不宜远行。因此就近而行。

此时,格儿在副驾驶的座位上睡着了。

望龙山依吉密河。小兴安岭南坡西麓。录属庆安管辖。姐夫三年前调任这里时,要我们去过,但那时我比现在还要懒惰,有了假期一定会抱着电视不动。因此错过了与这静水的相逢。

静水缓流,松林环绕。入漂流源头时,只有几个护船人在闲聊。不到周六日,这里静得像一个睡着了的女人。入河,可顺水而行,不必强行把舵,急流处也只是起几个小小的旋,不必人心慌。水浅处可隐约见到光滑的细沙与卵石。靳说他去年来时,这里的水只漫过小腿。今年涨起来了。但仍然不声不响,任浓绿环抱着,脉脉地向前,迎着天上的蓝天,和顺流而下的小小汽船。

偶有小鱼从细沙里游过,细细白白的身体,像一条条绵软的白绸碎布,在山林的粗犷及无名草莽的佑护下,悠悠的回自己家去了。

有一片落叶,褐红色,翻着个儿的随水纹漂过来,我以为那是一个停泊在水上的蝴蝶,飞得累了,落下来,瞒一回俗人的眼睛,做一朵水中花。细看之际,那小小的落叶已随着水旋儿走了。没有拍下来它折身或自顾自玩耍似的小故事。不拍也罢。小小的叶子,有着自己独特的脉络,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那么也必然有着自己不一样的来历与去处。何必惊动它呢。让它侧身与我擦肩,只留一个瞬间的相遇吧。

中途有小沙滩,护船的拉我们上去。光线格外的好起来,给小憩的人一个温热的笼罩。

小战与靳忙着清洗汽船,他们乐此不疲的把小汽船扑扑地翻转过来,用红色或蓝色的小盆子盛起河水,洒了一身。小战的儿子九岁,淘气而乐于泼水,奈何靳与格儿划得很快,他们没有追上。家华与我划得又慢,总是远远地被他们丢在了后面。大家说这要归罪于家华的一米八八的个子和一百八十斤的体重。那小伙子听大家这样说,并不反驳,憨直地笑而不语。他随着川子,叫我舅妈。

他说,如果小川子不晕水就好了。可以一起游一下。其实我想,他大概是因为觉得与我太过陌生,而觉得拘束了吧。

浅浅的温热的水里,伸手可拿起一把沙子或几块石头。都圆溜溜的,未等抓紧,又顺着手流走了。

格儿说,妈妈你在找什么?我说在找玉。她说怎么可能呢。这里不会有玉。

小孩子还不懂得,在一个人心情愉悦,眼前只有水路树影,阳光象金子一样洒在水面上时,心里一定会吹起比自然界里更为清柔的微风。她的心里,不再有琐事牵绊,不再有一些莫名的烦忧与感怀,甚至于在一个刹那便斩断了前尘旧世,只留了一个当下在眼前,那么此时,看什么都会有玉的光泽与质地了。

回望,一日西去,暖意仍在。

两岸上是积极向上的林木,入眼成葱。那一团团又一扇扇,一丛丛又一簇簇,一抱抱又一峰峰的,都在睛好天气下安静的坐着或站着,仿佛谁也没有来过,也仿佛在说,来过了就来过了吧,终于要走的,何必念顾刚才的迎接?且由它去。且由它去,这是多少修也修不来的良好的心态!

倘若山木有知,会这么想。倘若水纹有知,会这么想。因此山水才可以保持着比较完整的自己。所以有人说山水为智者,仁者。天地有物,生于斯,长于斯,本是要它安于斯乐于斯,而不是要拼着大好的光阴去舍掉自己脚下那一方合于自己命数的泥土。

这一片荷花,盛开于阳光浓烈时,合拢于黄昏微凉处。

片片荷叶托着小小的花苞,似要抱了它们回房间去。还有几支像不听话的孩子,仍在那里高探着头,想要望望天光流尽后的景致。

 

荷花丛中有红木栈桥,三寸宽一米长的木板相连而成。拐弯处有小亭一座,顶上是丝丝络络的网棚,懒洋洋的垂下来,松木栏杆前,是软绳吊椅,格儿坐上去,说,啊,晕啊。有些像坐船!

 

饭厅是旧式的,农家小院的模样。大铺的土炕,竹做的席子,三五串玉米辣椒挂在粗木柱上,而墙上的旧年画,则会让你一边吃着烀土豆,地瓜,酱焖鲶鱼苏叶包肉时,油然想起姥姥家的新年,及那三四十年前温暖妥贴质朴悠然的岁月。

方格子窗外,是散着菜香的田垅。回头望去,隐隐的,似能听得见谁家母亲呼儿早归的声音,和着远处的蛙鸣,和着星星升起的脆响。呵,那久远的几乎要失去了记忆的时光啊!就那么幽幽的回来了,在屋角里,在房檐下,在木制的长条凳子上。

这么一想,厢底里的往昔又占据了心灵了。那炕头上,曾坐过我手拿针钱的姥姥,她的墨绿的烟袋就摆放在炕沿上,淡淡的烟草味忽然就弥漫到了眼前……

这里的气息,如此悠远绵长,如何不抚平了人心中正在浮动的浮燥呢。

黑土地的,那深入骨髓的亲近啊……

夜色终于来了。

川与他的同事家华及姐夫的秘书小战希望我们留下来,可以住这个蒙古包。不远处,有鱼池,明天上午尚可看荷花如何竟相开放,一池的粉红暗香,会扑面而来。

这个蒙古包很小,坐在它的外面,看西方落霞,铜金色一片。

又想,假设这是草原,假设这小房子里面就有马头琴与青稞酒,那么,这一池的荷花那一天的星光那远处睡着了鱼儿,是不是那曲调中跳跃的音符化身?一只《鸿雁》沉沉的在思绪深处唱起来,有着关于他乡的忧伤,有着回归故土的渴望,节节高远,节节又低吟,仿若浪子回眸的心怀,装了成千的游荡的爱与哀愁,亦装了万千的思虑与等待落地生根的梦。

三分钟内,看夜色更深了。星子更亮了。蒙古包外的人盘算好了自己的归途。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静寂的漂流,一如人生的一段行程。

但愿格儿在以后的人生中,可以一边领略了山水一边远离了喧嚣繁杂,平和的,寂静的,安好的,漂过这一世的尘旅。

除此之外,人生中没有什么更重要。

 

    

2010/08/04

 

 

 

前面的小路通往庆安。

这其间,要经过一个南阳的小村,一个叫海南的乡,一个叫合福的镇子。

路不宽,但可以错过往来车辆。

阴天,路上无人。

灾多,汛情急。不宜远行。因此就近而行。

此时,格儿在副驾驶的座位上睡着了。

望龙山依吉密河。小兴安岭南坡西麓。录属庆安管辖。姐夫三年前调任这里时,要我们去过,但那时我比现在还要懒惰,有了假期一定会抱着电视不动。因此错过了与这静水的相逢。

静水缓流,松林环绕。入漂流源头时,只有几个护船人在闲聊。不到周六日,这里静得像一个睡着了的女人。入河,可顺水而行,不必强行把舵,急流处也只是起几个小小的旋,不必人心慌。水浅处可隐约见到光滑的细沙与卵石。靳说他去年来时,这里的水只漫过小腿。今年涨起来了。但仍然不声不响,任浓绿环抱着,脉脉地向前,迎着天上的蓝天,和顺流而下的小小汽船。

偶有小鱼从细沙里游过,细细白白的身体,像一条条绵软的白绸碎布,在山林的粗犷及无名草莽的佑护下,悠悠的回自己家去了。

有一片落叶,褐红色,翻着个儿的随水纹漂过来,我以为那是一个停泊在水上的蝴蝶,飞得累了,落下来,瞒一回俗人的眼睛,做一朵水中花。细看之际,那小小的落叶已随着水旋儿走了。没有拍下来它折身或自顾自玩耍似的小故事。不拍也罢。小小的叶子,有着自己独特的脉络,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那么也必然有着自己不一样的来历与去处。何必惊动它呢。让它侧身与我擦肩,只留一个瞬间的相遇吧。

中途有小沙滩,护船的拉我们上去。光线格外的好起来,给小憩的人一个温热的笼罩。

小战与靳忙着清洗汽船,他们乐此不疲的把小汽船扑扑地翻转过来,用红色或蓝色的小盆子盛起河水,洒了一身。小战的儿子九岁,淘气而乐于泼水,奈何靳与格儿划得很快,他们没有追上。家华与我划得又慢,总是远远地被他们丢在了后面。大家说这要归罪于家华的一米八八的个子和一百八十斤的体重。那小伙子听大家这样说,并不反驳,憨直地笑而不语。他随着川子,叫我舅妈。

他说,如果小川子不晕水就好了。可以一起游一下。其实我想,他大概是因为觉得与我太过陌生,而觉得拘束了吧。

浅浅的温热的水里,伸手可拿起一把沙子或几块石头。都圆溜溜的,未等抓紧,又顺着手流走了。

格儿说,妈妈你在找什么?我说在找玉。她说怎么可能呢。这里不会有玉。

小孩子还不懂得,在一个人心情愉悦,眼前只有水路树影,阳光象金子一样洒在水面上时,心里一定会吹起比自然界里更为清柔的微风。她的心里,不再有琐事牵绊,不再有一些莫名的烦忧与感怀,甚至于在一个刹那便斩断了前尘旧世,只留了一个当下在眼前,那么此时,看什么都会有玉的光泽与质地了。

回望,一日西去,暖意仍在。

两岸上是积极向上的林木,入眼成葱。那一团团又一扇扇,一丛丛又一簇簇,一抱抱又一峰峰的,都在睛好天气下安静的坐着或站着,仿佛谁也没有来过,也仿佛在说,来过了就来过了吧,终于要走的,何必念顾刚才的迎接?且由它去。且由它去,这是多少修也修不来的良好的心态!

倘若山木有知,会这么想。倘若水纹有知,会这么想。因此山水才可以保持着比较完整的自己。所以有人说山水为智者,仁者。天地有物,生于斯,长于斯,本是要它安于斯乐于斯,而不是要拼着大好的光阴去舍掉自己脚下那一方合于自己命数的泥土。

这一片荷花,盛开于阳光浓烈时,合拢于黄昏微凉处。

片片荷叶托着小小的花苞,似要抱了它们回房间去。还有几支像不听话的孩子,仍在那里高探着头,想要望望天光流尽后的景致。

 

荷花丛中有红木栈桥,三寸宽一米长的木板相连而成。拐弯处有小亭一座,顶上是丝丝络络的网棚,懒洋洋的垂下来,松木栏杆前,是软绳吊椅,格儿坐上去,说,啊,晕啊。有些像坐船!

 

饭厅是旧式的,农家小院的模样。大铺的土炕,竹做的席子,三五串玉米辣椒挂在粗木柱上,而墙上的旧年画,则会让你一边吃着烀土豆,地瓜,酱焖鲶鱼苏叶包肉时,油然想起姥姥家的新年,及那三四十年前温暖妥贴质朴悠然的岁月。

方格子窗外,是散着菜香的田垅。回头望去,隐隐的,似能听得见谁家母亲呼儿早归的声音,和着远处的蛙鸣,和着星星升起的脆响。呵,那久远的几乎要失去了记忆的时光啊!就那么幽幽的回来了,在屋角里,在房檐下,在木制的长条凳子上。

这么一想,厢底里的往昔又占据了心灵了。那炕头上,曾坐过我手拿针钱的姥姥,她的墨绿的烟袋就摆放在炕沿上,淡淡的烟草味忽然就弥漫到了眼前……

这里的气息,如此悠远绵长,如何不抚平了人心中正在浮动的浮燥呢。

黑土地的,那深入骨髓的亲近啊……

夜色终于来了。

川与他的同事家华及姐夫的秘书小战希望我们留下来,可以住这个蒙古包。不远处,有鱼池,明天上午尚可看荷花如何竟相开放,一池的粉红暗香,会扑面而来。

这个蒙古包很小,坐在它的外面,看西方落霞,铜金色一片。

又想,假设这是草原,假设这小房子里面就有马头琴与青稞酒,那么,这一池的荷花那一天的星光那远处睡着了鱼儿,是不是那曲调中跳跃的音符化身?一只《鸿雁》沉沉的在思绪深处唱起来,有着关于他乡的忧伤,有着回归故土的渴望,节节高远,节节又低吟,仿若浪子回眸的心怀,装了成千的游荡的爱与哀愁,亦装了万千的思虑与等待落地生根的梦。

三分钟内,看夜色更深了。星子更亮了。蒙古包外的人盘算好了自己的归途。

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静寂的漂流,一如人生的一段行程。

但愿格儿在以后的人生中,可以一边领略了山水一边远离了喧嚣繁杂,平和的,寂静的,安好的,漂过这一世的尘旅。

除此之外,人生中没有什么更重要。

 

    

2010/08/0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