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霜扣儿:远山

(2014-11-06 10:41:04)
标签:

文化

霜扣儿

远山

旧字

分类: 浮灯

霜扣儿:远山

 

《远山》

 

 

对朋友说,我不喜欢山,我无力攀登,也一直无缘见到。但我心中,仍是有山的,只不过心中的山远了一些,不太能够说的清楚。那只是一个影子。随形而动,不影响我的日常所有行径与规则。

 

不临近的山,美而模糊。想象的翅膀刚刚展动,橙色的天空已从梦的深处扑面而来。夕阳象一个被磨灭了光泽的铜盘,镶在天幕上,很散漫的感觉,仿佛所有的生机都已在白天消耗怠尽,只等着昏鸦卧巢,它也要快快睡去了。重重山峰像连绵的海浪,波波相依,无声无息,仿佛正从旷古年深流来,又流向不知终点的远方。此时,应该在某个山窝里传出声声幕鼓吧,一声声,扣在僧人默默诵读的心坎上。夜色漫无边际的泛开去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画轴徐徐展开,林间开始有微风穿过,恰如少年的手,轻轻的拂过少女的长发,大自然的情意,就是这样忽然而悠然的吟起歌谣,流水潺潺相和,载过百岁千秋。

 

这个时候,可不可以入山而憩,在任意一块青石上坐下,掌一枚小小烛火,万重关山退后,只听似有似无笳声,把一片人间气息,吹出别样的入耳佳音。

 

每一座山都当是一块玉吧,草木野花如碧簪翠镯白佩,在静谧的时刻,淡淡的散发微凉的光泽。心入至境,甚至可以寻一段树根为枕,大地为铺高天为庐,籍草而眠,烟岚似梵唱,梦中,万朵青莲皆弃苞而放,

不需说,此时,喜水者,水又流长了几寸,喜山者,山又葱绿了几分。

 

转回身,柔黄的晨光已洒满山梁。薄雾在林间静凝,涧水冲出绝壁,猛啸一般的高歌抵达溪底,兀自磅礴,不必谁来喝彩,气势携裹气度,在被人们叫做“时间”的通道里冲锋而过。天光流影里,大自然的风骨卓然立着,任面临它的人,感慨自己的屑小。一切都是杳漠广荡的,一切又都是可爱可敬的。

 

懂得聆听山河之声的人,一定也懂得如何发现自身的脆弱。这个得到,堪比重生。

 

入目之中仍可见杂树如麻,纠缠凌乱,刮人衣角,大胆的人,愿意背刀而上,砍断这些阻隔,开出一条通途。也一定有人不理这里的嘈杂,转身而绕行,一路观山望水,去寻另一条绿草如萌的上山之路。

 

所谓各人行事,道法不同。

青枝可挑日月,也可俯落为柴。

繁花可缀天地,也可委泥为养。

 

很多东西,其实是无生无灭的始终在那儿,只是我们见不着罢了。或者说换了一个形式。没有长生,没有长死,有无之间,只看各人的感悟。

 

不见山,不懂山,也明白山之四季各有其美,荣枯是只是外观,怎样的繁茂与萧条能改得了本身的雄壮呢。正如一个人的四季,绵薄加持,只有冷暖之分,不能让这个人失去本真,陶渊明的诗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不言即可不辩,不辩即可不疑不问。如此,已达空明。

 

有没有人盘坐于山脚,暗叹山之高;居临于峰顶,又唏嘘于俯瞰之险了。上不上山呢?走至半山的人,被汗水粘住了脚步,也似乎被疑问扯住了前程。这又是一个不知道山到底在何处的人吧。

 

说高山,见流水,便想起“知音”这回事。谁知谁音?谁知谁心?伯牙子期抚琴泪,弦断只为后人听。那样的唯一,令人何忍再提。

 

因此,山水两相依,山水亦各走各路。偶一相逢,只为探望,绝不是聚首。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这样一首小诗:

 

我从泰山归,

携回一片云。

开匣忽相视,

化作雨霖霖。

 

山在哪里?山是沧海痛哭后留下的一个叹号。是宇宙间一块无字之碑。

 

 

 2008-06-19 22:06:00 / 个人分类:心头落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