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扣儿:白露之夜
标签:
文化红尘白露霜扣儿 |
分类: 浮灯 |

《白露之夜》
1 白 露
白露。
“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又及:“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这一年,又要如秋叶般飘下生命的枝头,凄婉伴着秋风唱一曲离歌,从高悬处,片片凌落。绕过从前温暖的树身,轻轻的,只是路过了,连个刮痕也不会留下。
巢中的鸟儿也或可以探出头来看一下,那曾经承托着它们歌声的细细脉络里的岁月。也或者只忙着填补自己窝中的空白,急急的叼回软草,不肯为这落落而下的叶子有一秒钟的驻足。
只有泥土,在最终处等着。无声无息,把最后的归宿拿出来,就像一个老的不愿意再说话的老妪,用最平静的眼睛看着面前的人,一片茫茫然的深邃,又一片寂寂然的等待。又一怀安然无争的收留。
季节,这像大手一样的扫帚,抚过来,扫过去,天地间的颜色就变了。
该摘的摘了,能掉的掉了,未来的一天,辽阔的原野上,唯有一排排失了叶子的大树还站着。干瘦的站着,仿佛过往的记忆与历史站在辽阔的宇宙间。位置还在,线条还清晰,只是没了当日的饱满与生命纹理。
白露,白茫茫的一滴露,滴进了2010年。
这一年的秋天来了。这一年的播种成为过去。这一年的收获来到眼前。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这一年,我与一个人说起过《死便埋你》这个话题。
这一年,快要成为昨年了。
(其实阳光还是在的。冬天的时候,阳光也在。只是越来越远了。远到照不到睫毛,睫毛便挂了霜。
在这个白露夜里,我要说的话,都有些晶亮的通透,微微的,像忧伤一样的凉意。)
2 遥远的家园
白露夜,聆听或拾捡生活琐事的间隙里,愿意找一幅图片来看。
看繁花如何有艳无香开放在平凡的生命中。看一处礁石如何有形无声伫立于海的心上。看背影如何有伤无痕的走在视线中。也可以看蓝天碧水如何有色无风的摆放于空落的眼神中。
看一些身外的风景,看一些遥远的世事,一幅幅的,贴在我淡然或犀利,落寞或遗忘的目光中。彼时,我不是我。我是谁谁也不知道。正如,不会有人明白,我正在无意识之中有意识地寻找,找一条熟悉的街,一片故园的海,一条搭着旧帆布的船,一个那么遥远的,终生的家园。
遥远吗?
斜阳无形了。它在散淡安静的人的注视下,慢慢括成了一片光的海洋。而海洋则在这光的铺盖下幻成一张有着深深爱意的脸。
船呢?桨呢?茶呢?酒呢?人呢?轻声的责斥或低声的爱语呢?那件挂在船头的我的碎花布衣呢?那个摆在桌子上的我旧银簪呢?那管你为我吹送了无数次乡音的竹笛呢?那枚暗夜里我为你点起纸烟的火焰呢?那个放在你胸上的扔了横七竖八烟蒂的木质烟缸呢?
都还在。
在我捧着这个图片的所有时光里。它们一次次地从记忆里走出来,问候我,问候我们,你们仍然爱着吗?仍然不舍得吗?仍然要想着轻轻的踩在石子路上,一个把手伸进另一个的口袋里,触到那生命的温暖吗?一个把手顺着长头发滑下去,口里说,多么美多么柔软的时光!是我的,是吧?是不是?!
如果是,那么这中间的纠结与烦恼,就只是偶尔挡了光线的芦苇丛,拔一拔,莲蓬就还在那里。再拔一拔,小船就找到了自己的航道。
那么,为什么不是呢!
时光漫漫,从千年前流至现在,时光匆匆,再经不起对视中的荒芜。
除了珍惜,还有什么,能是救赎。
而今夜是白露之夜。
欲冷未冷,温度在渴望的执著中,成为那海上的渔灯及我看着你的眼睛。
3 彼岸之间
夜晚来了。
星子在天空闪着。
它们能看到什么呢。
淼淼的人海,渺渺的人。
星子好像只是白露发出的光芒,在轮回的空间里,一眨一眨的诉说着“轮”与“回”是多么的迅速与急迫。
我把白天的照片放进一个像本子似的场景里,就如同把自己放进了一个记忆的册子里,也如同把一些记忆放在了一生扉页之上。
然后,听朱哲琴的歌。
彼岸之间。
很深幽,琉璃一样的声音,从雪山后面时远时近的传过来。她带着经筒,抱着一把雪莲花。央仓嘉措的情诗跟着她: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为什么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呢?又想起《死便埋你》。还是这样吧——死便埋你。
这才是最好的爱。因我走在前,你在后,你把最后的喜悦与悲伤都送给我,只为这一生,曾与我相见。
白露夜,我只是想写一点日记,想说一些想说的话,可是一个白字,一个露字,让我原本平静甚至是拥有关幸福感觉的心,忽然间就包裹上了一层快要融化成泪水的冰了。
4 滚滚红尘
为自己盘起头发。
要一直留着长头发。
要一直的流落于时光之外。
要一直的象现在这样,坐在红尘里,看红尘滚滚而来,我不想跟着它去。
我想就这样,转身,侧头,不看流水不看山梁,像小孩子珍爱糖果一样珍爱着可以缓缓诉说的青春。
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不想老去。
2010-09-09 21:02:58 / 个人分类:心头落语

加载中…